第(3/3)页 作为当今世界上量级最高的对撞设备,LHC的隧道长度也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 它足足有27公里长。 这次被启用的是CMS....也就是紧凑渺子线圈,是一种通用型的粒子侦测器。 随着设备的启动。 CMS的中段区域开始注入了液态氦,用以保证超导磁铁不会超过运作温度。 紧接着。 一个质子同步推进器开始对铅离子束进行了加速。 这是一个小型的直线加速器,又黑又硬但却很细,不停的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这是超导磁铁进入超导态的动静。 片刻过后。 一道浓密的离子束从质子同步推进器的管口喷射而出,径直的打入了主加速环那达到运作温度的温润腔道内。 49个微秒内。 主加速环便被灌注满了数以亿计的小微粒。接着很快。 离子束中的总能量达到了600百万焦耳量级,如同蓄满了力的弓箭似的,从注入口发射了出去。26纳秒后。 两道离子束便狠狠的对撞在了一起。众所周知。 原子核形状近似为球体。 但原子核被加速到接近光速时,其在运动方向由于洛伦兹收缩变的非常窄,对撞时系统的形状为椭球状。 于是乎。 无数对相向而行的椭球形原子核,重重的撞在了一起。 嘭- 无数粒子瞬间炸裂开来,各种基础微粒四散而出。 如果说这些离子束是一个文明,那么此时就是文明的毁灭之日。 同时由于能级远高于此前的11GeV碰撞的缘 故,此次碰撞的事件切割要更为明显—因为能级越高,温度就越高。 每次粒子的碰撞大概可以粗略切割出10万个事件,接着由图形处理单元进行下一阶段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量磁性粒子的轨迹喷注出现在了统计后台。 随着化学势的增加,四阶矩在CEP附近出现了先下降再上升的情况。 与此同时。 CERN 方面也没闲着。集体椭圆流的NCQ标度.轻核产额比 临界行为局域热平衡系数....双轻子产额..... 这些数据被一一记录。 虽然这些数据与待测粒子没有太大关系,但却能为其他一些研究提供参考的案例—这种量级的对撞,即便是CERN也无法奢侈到天天进行。实际上。 上一次进行这种量级的对撞,还是在6个月前呢。 10分钟....15分钟.....20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 CERN方面收集到的案例也越来越充足。 徐云....潘院士.....侯星远....周绍平.....杨老...威腾...特胡夫特...波利亚科夫...希格斯... 就连铃木厚人以及远在霓虹的小林诚等人,也目不转睛的盯着直播画面。 他们在等待着一个答案。如果实验失败。 那么科院的发布会虽然依旧堪称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功,但多少都有些不够圆满。 就像一位囚徒,他脖子上的枷锁被打开了,但脚上的脚镣却仍旧存在。 同时..... 威腾的威望也将一落千丈。 但如果实验成功。 那么华夏高能物理就将如同逃出肖申克监狱的安迪一样,自由的站在大地上,展开双手,尽情拥抱着天空。 25分钟.33分钟.....47分钟.....终于。 在实验进行到第59分钟的时候。唰- 主屏幕上忽然出现了一张被筛选放大的事例表。 事例表的编号备注是.....234491835。 按照一次撞击切割出10万个事件的比例来看,这是顺序第2300次左右的撞击。 别看这个撞击序列不大。 早先曾经介绍过,一个团簇中能有30对粒子相撞,都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见到这个事例表的瞬间。唰- 所有与会者近乎同时从座位上站起,身子前倾,面带震撼的看向了主屏幕。 第一排处。 铃木厚人忽然一个踉跄,重重跌坐到了最近的一个座位上,用力喘着粗气。 希格斯嘴巴微张,表情惊讶。 潘院士下垂在身边的左手,骤然握成了一个拳头。 威腾脸色一滞,旋即便被一股惊喜取代。 徐云瞪大了眼睛,脸上亦是涌起了一抹红润。只见此时此刻..... 大屏幕的事例表上。 在950GeV这个区间附近,赫然存在着一笔直的凸起! 注: 感谢陳醉大佬打赏的盟主,这欠的更新越来越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