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赵芸萱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惊’和‘衷’这两个名字,在木牍中一共出现了38次,从随葬的物品来看,墓主人的家境也很不错,有些许家底,至少可以供给他读私塾。” 杨墨听到这里。 不禁倒吸了口冷气,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 惊。 衷。 这两个名字,他当然不可能陌生。 每次石碑开启,进入稷下学宫,他最先遇到的都是这二人。 甚至…… 赵芸萱教授口中的私塾,极有可能都是稷下学宫。 “他们怎么会是真的?” 他摇着头,不断喃喃自语。 一直以来。 他只以为稷下学宫是个既定的程序。 里面的所有人。 包括山长、惊、衷、看门老者在内,都是按照一样的程序日复一日的执行着。 就像是游戏里设定的NPC一样。 可现在…… 稷下学宫里的人和事,却出现在了现实之中。 被考古发掘了出来! 惊和衷的名字,可能是偶然。 可18号木牍上,却连前不久他向山长请教的反物质技术都出现了! 这绝对不可能是偶然! “所以,稷下学宫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杨墨心中愈发茫然。 他多次探索过稷下学宫,本以为它只是个石碑内的空间。 里面安排了诸多程序意识。 日复一日的不断循环。 除了阿卿之外,所有人的意识每隔24小时便会被重置。 可现在…… 他猛然发现,自己之前的猜测似乎全都错了。 大错特错。 “对了,赵教授,你能确定墓主人的生活年代吗?”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了赵芸萱。 “这正是我们的工作。” 赵芸萱点了点头,拿出了另一份分析资料道:“我们根据各种文物的年代,初步判定应该墓主人应该是生活在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顿了顿。 她又补充道:“再根据木牍上偶尔提及的几个历史事件,我们猜测,木牍应该是在公元前475年之477年这三年内所写的。” “您刚才看的18号木牍,在公元前476年的二月朔日写下的。” “公元前476年?” 林雪烟眨了眨眼睛,掐着手指算了起来:“距今的话,岂不是正好2500年整?” 赵芸萱愣了一下。 随后笑道:“你这么一算,倒还真是,恰好是2500年。” “两千五百年。” 杨墨咽了咽口水,只感觉头皮发麻。 阿卿说过。 她在稷下学宫待了91万多天。 折算下来。 正好是2500年。 而根据他此前的推测。 那个幕后之人至今为止,帮助了华夏两次,第一次也正是2500年前! “两千五百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喃喃着,越想越觉得心惊。 “两千五百年前?” 赵芸萱听到杨墨的自言自语,笑着说道:“两千五百年前,正是公元前476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可不少。” “在这一年,各国前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发起了各种新式治国制度,奋发图强,国力攀升速度远超春秋时期。” “在这一年,儒学的创始人孔子逝世,一个文化的时代就此终结。” “在这一年,天下私塾逆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官办学堂,稷下学宫也在齐国应运而生。” “在这一年,华夏彻底终结了腐朽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再次转型,朝着更为先进的封建制迈进。” “在这一年,诸子学说诞生的数量最为惊人,百家争鸣的盛世达到了巅峰,奠定了如今恢弘璀璨的华夏文明。” “在这一年……” 作为历史考古学的教授。 她如数家珍一般,将公元前476年所发生的代表性事件都说了出来。 一桩桩。 一件件。 对华夏的历史来说,影响都极为深远。 正因如此。 华夏历代的历史学家们,都将公元前476年当做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当做了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源头”。 “这……” 杨墨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自己好像接触到了某个更深层次的谜团。 华夏在2500年前。 为什么集中性的爆发出了这么多的事件?是因为当时的稷下学宫降临吗? 孔子、诸子百家…… 他们在这次事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身份? 最关键的是。 惊和衷,还有那份反物质技术,为何会映射到了2500年前?! “院长?院长?” 林雪烟伸手在杨墨眼前晃了晃,突然有些担忧:“您没事吧?” 杨墨回过神。 长呼了一口气。 摇了摇头道:“我没事。” 随后。 他看向了眼前的赵芸萱,主动说道:“赵教授,这次很感谢,我们留个联系方式吧,以后若是还有问题,方便联系。” “好,没问题。” 赵芸萱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拿出了手机。 …… 半小时后。 考古局外。 胡自明亲自将杨墨和林雪烟送了出来。 一路上。 林雪烟都担忧的望着杨墨,有些担心他的状态。 “院长,咱们要不去医院看看吧?你最近一直有点魂不守舍的。” 杨墨额头上浮现出了几条黑线。 断然拒绝。 走了几步。 他突然顿住,幽幽问道:“你说,现在的事情,怎么样才能影响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 林雪烟愣了一下。 歪着脑袋。 认真思考片刻后。 不解道:“一般不是过去影响未来吗?怎么现在能影响到过去?除非现代有人穿越到过去了。” “是啊,除非有人穿越到了过去。” 杨墨点了点头。 眸中闪烁着光芒。 刚才。 他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思来想去也只有这种可能。 那份反物质技术…… 极有可能是因为他进入了稷下学宫后,阴差阳错才出现在了赵芸萱团队所发掘出的木牍上。 上次进入学宫。 他和惊、衷二人交谈过。 他们说过,每日放学后,都会认真复习功课,温故知新,巩固所学。 木牍极有可能是他们巩固所学的方式。 ps:今天第一更奉上,这个大剧情比较复杂,写的慢了点,今天会有三更,无论如何都会更完。 观鱼在这里,顺便再求一下月票支持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