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利有弊,大周这么大,就不信沈斓曦有千万双眼睛,千万双手,什么都能管到了。 老太师不再上朝,他的空缺很快就由下面的人补上。 与此同时,各个驻地传回沈家二郎们的信件。 “元旭说,斓曦把孩子们安排进民间书院很好,沈家的孩子,不能五谷不分,要能体察民情民意。” “元景送回来的书信,写的也差不多。他还鼓励娥眉常常进宫看姑姑,让娥眉多跟姑姑学习。” “元坤他们的回信也差不多,都是支持斓曦把孩子们送进民间书院的。” “难不成斓曦真的是为家里的孩子考量?”沈从廉等人默默深思。 “既然孩子们都这么说了,斓曦做的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这么一想,也对!”反正到最后沈斓曦肯定会从孩子们中选一个继承人,她没有理由把家里的孩子养废。 “你们说,斓曦真的不要自己的孩子吗?”刘氏问出了苗氏心中所想。 几人皆是摇头,她最好不要生自己的孩子。 “郡主那边有没有关心过斓曦子嗣的事?”沈从礼低声问了一句。 刘氏撇嘴:“她每日里最关心的就是房里的佛像,恨不能日日都跪在佛前。” 苗氏纳闷:“她一个做了母亲的,怎么就不着急孩子的子嗣呢?” 这谁知道? 上次老夫人跟沈从义那大的事,她都没有从屋里出来。那可是要改朝换代,子孙全都殒命的大事。 跟那样的大事一比,区区子嗣算什么? 刘氏想起一件事:“你们说大嫂奇怪不奇怪?我有几次看到娥眉带着弟弟妹妹去给她请安,她避而不见就算了,下人们也不把孩子们当一回事。” 下人们最会看人脸色,主子什么态度,下人就会有样学样。 摆明了周心柔对自己孙子孙女一点都不当一回事。 “郡主会不会这里受刺激了?”刘氏指了指脑袋。 苗氏觉得很有道理的点头。 “流放东川的时候,我就感觉她不对劲,哪有人出了那么大的事,一声不吭的。沈家被判流放以后,她可是一次都没有求情,也没有闹腾的。”刘氏现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苗氏也觉得不对劲,但是她不敢多嘴。 “咱们要不要跟陛下说一声?” 说什么? 说她的母亲受刺激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