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阴差阳错-《寒蝉变》
第(1/3)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阴差阳错
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九七年春节从澳大利亚返回国内以来,任超凡过得非常悠闲自在。 在生意上的事情几乎不要用他操什么心,他聘请的职业经理人都完全可以帮他搞定。 其实以任氏企业在硅酸锆、亚光釉以及最重要的冰魄固化物三大产品市场是处于的绝对垄断地位,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在管理任氏企业,那么就没有办法不赚钱。 而任氏企业的材料研究所已经将代替冰箱压缩机的冰魄固化物也开发出来了。 有了空调用冰魄固化物的示范,任氏企业的冰箱用冰魄固化物刚一面世就被各大冰箱冰柜生产企业抢购一空。
九七年五月,在索罗斯指挥量子对冲基金向泰国金融市场发动进攻的时候,任超凡正在BJ向刘振华副总理汇报他计划建立一所在国际上处于一流水准大学的想法。 由于刘振华副总理是主抓经济金融工作的,所以在听取了任超凡的汇报后,特意将国务院主抓教育工作的姜宜副总理请过来,让任超凡将他宏伟的构想向姜宜副总理重新汇报一次。
姜宜副总理虽然没有见过任超凡,但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注意到任超凡这个人了。 他甚至还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私下里收集过有关任超凡的资料呢。
为什么?那还不是因为任超凡捐款成立的任氏教育基金会呗!在姜宜总理看来,Z国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 但是教育基础却非常薄弱。 而在Z国高级领导地观念中,又将经济发展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根本不注意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更有甚者,在上一届领导班子中,有人竟然变相地将事关Z国前途命运、国脉根基的高等教育事业实行了产业化,从而在Z国打开了高校创收的潘多拉盒子。 从此高校的创收运动如开了闸的洪水一般在全国范围内泛滥起来,而几乎所有高校无一例外地将创收的目标锁定在求学地学子身上。 紧接着。 以往几乎没有出现过的贫困学子因学费问题上不起大学的事件屡有出现。 刚开始还有新闻部门对这类事件进行报道,呼吁全社会对上不起大学的贫困学生进行捐助。 可是时间一长。 这类事件是层出不穷,已经成为社会上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全社会已经对这类事件麻木了,仿佛有学生因为贫困上不起大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样。
姜宜副总理每次看到这种事情都无比痛心。 做为主抓全国教育工作的副总理,姜宜痛恨这种将变相地将教育资源向富人倾斜地做法。 但是,在所有高级领导几乎都认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之下,姜宜即使有不同的开发又能如何呢?他凭一己之力能改变Z国教育事业的现状吗?
可是就在此时,一个打算凭借自己一己之力改变Z国教育事业不公平现状的人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任超凡。 任超凡首先拿出两亿Z国币的巨额资金设立任氏教育基金会。 然后又向任氏教育基金会捐赠了十亿美元的资金。 任氏教育基金会在任超凡的支持下,在全Z国范围内对数以十万计地贫困学子进行了资助。 这在很大程度了缓解了由于Z国政府在教育政策上的失误造成的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 这就等于去掉了主抓教育工作的姜宜副总理的一块心病。 所以姜宜副总理当然要注意到任超凡这个人,并收集任超凡地有关资料了。 姜宜副总理有一次到HN视察工作,就非常想见任超凡一面,只是不巧的是,任超凡那时正在美国纽约的股市上和德雷蒙家族斗得是天翻地覆的,从而错过了和姜宜副总理会面的机会。
此时姜宜副总理看到任超凡自然是无比欣喜,当他看到任超凡有关成立国际一流大学的计划报告时。 更是喜出望外。
Z国没有国际一流大学,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虽然BJ大学和QH大学在全国的大学中处于领先的位置,但是比起真正的国际一流大学来,却还有着巨大地差距。 这不能不说是主抓教育工作地姜宜副总理心中永远的痛啊。 做为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国家,做为一个经济正在告诉发展的国家,Z国竟然连一所一流的国际大学都没有。 这实在是Z国教育事业的耻辱啊!只是姜宜副总理明白,在Z国目前全民皆商的狂潮之下,全国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经济工作上了。 连事关国家安危的国防军事建设都放到后面去了,那么教育基础建设就更不用说了。 想说服国家拿出巨额资金建立一所国际一流的大学,无疑是痴人说梦啊。 现在,任超凡打算拿出巨额资金兴办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假如任超凡的这个计划真的实现了,这可就圆了姜宜让Z国拥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