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热科院、华南农大博导郑教授说:香蕉染病植株一般不会挂果,即便挂果也达不到商品蕉的标准。” “正如很多植物都会感染病一样,水稻有稻瘟病,槟榔有黄化病,柑橘有黄龙病,这些病会造成减产或毁灭性的损失,但有害人体说法目前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经过专家团队的紧急检测,蕉癌对人体有害实属谣传,以下是检测的记录和数据……” —— 《检测报告》由惠农网、网易、腾讯、华南农大联合实验室提供。 …… 此时的国内网站,新浪依然是老大,但腾讯和网易也不可小觑。 检测报告和澄清公告发布后,许多网友才恍然大悟。 “原来蕉癌是这么一回事啊!” “前两天看到新闻的时候,吓死我了,我家里面可没少吃香蕉。” “还是那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官方可都还没出来解释呢!” “网易和腾讯的报告还是值得信赖的吧,毕竟是大平台,还有华南农大,和那个惠农网?” “惠农网是干什么的?” 一众普通网友对这个b2b网站并不是很了解,但不妨碍人们去查。 越来越多人通过这种方式了涌入进了惠农网的页面,了解着这个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 同样的检测结果公示,以及检测报告,问答版块关于蕉癌的讨论也早已经被置顶。 “噢,原来这里早就有解释啊!” “这个网站看着不错啊!也有开心农场。” “香蕉已经滞销了吗?” “这两天香蕉价格是真便宜。” 一些受到‘蕉癌’报道影响的民众依然心有疑虑,但同样有不少人认同三家的检测。 检测结果和公告也在网络上四处传播。 尤其是在新浪和搜狐转载的关于‘蕉癌’的报道之下,留下了不少吃瓜群众的评论。 “有专家都证实了这是谣言。” “还挂着呢?” “落伍了,兄弟,学学人家隔壁。” “我家种香蕉30多年了,还是头一次听说香蕉会致癌,我奶奶都快被整抑郁了。” 这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 许多网友可能才接触到蕉癌这个词,心里正是恐慌的时候,却得到了比较权威的回答。 通过及时的引导,公众对‘蕉癌’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了消费水果的信心。 在家关注着局势动态的丁磊,心中想的却还是养猪。 食品检测实验室成立后,也抽检了一些猪肉产品,基本都是合格的,成份却不够绿色。 这不符合他老丁的理念。 这时候,电话响了起来。 是搜狐的张朝阳。 “丁总,那食品抽检实验室和澄清公告是怎么回事啊?” “都是真的。”丁磊撇了撇嘴,“你们赶紧把报道撤了吧,我看着都碍眼。” “……” “你咋和企鹅合作上了?” 不等丁磊回答,张朝阳又追问道:“怎么不带我?” “因为这个局是郭总组的啊。”丁磊说道,“我和小马哥只负责出钱,实验室、关系等都是惠农网找的。” “哪个郭总?” “就是嘉禾集团的老板,做农业的。”丁磊回味了下这两天品尝到的美食,说道:“他们的产品不错的。” “……”张朝阳悠悠的说道:“带我一个吧!” “嗯?” “反正腾讯和企鹅都加入了,多一个搜狐不更好吗?” “那得郭总点头。”丁磊想了想,还是说道:“应该问题不大。” 在他看来,这种食品抽检公示的做法,确实给网站带来了一些收益,但得罪的人也不会少。 搜狐愿意加入自然是好的。 …… 一晚上的新闻发酵,并没有彻底的扭转局势。 因为两广地区一周前就有了相关报道,而香蕉要经过采收、清洗、保鲜、检测、运输,才能最终到达市场销售环节。 一旦滞销了,就代表整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 而短短一周内,原本3元/公斤的香蕉直线跳水,有些地区甚至连一两毛钱一斤都无人收购。 海南香蕉产业遇冷,不只是消费者陷入了焦癌恐慌,种植户惊恐更甚。 2006年海南种植香蕉扩大到了69万亩,产量预计120万吨左右,2007年3月、4月、5月是上市高峰期。 目前已经上市的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香蕉将逐渐成熟上市。 琼北的福山香蕉合作社,每天出货量已经降到了10车,一天损失扩大到了400多万元。 而整个琼北地区,一天的损失至少在1700万元以上。 种植户看着日渐成熟的香蕉,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乐东的庄树岭也越来越急躁,倾尽全部家产,举债数十万,一家人一年多的心血,眼看着就要付之一炬。 就算卖出去了,按乐东现在的平均价格,每亩顶多收回六七百元,依然血亏。 在西双版纳,种植香蕉的土地租金这两年由350元/亩涨到了1100元/亩,但受‘蕉癌’的影响,香蕉价格低至历史最低水平,仅有0.3元/公斤,卖100公斤香蕉还不够付采蕉人的工资。 在福建漳州天宝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蕉农茫然无措,自己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香蕉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的与癌症沾上了边,天宝香蕉也陷入了蕉癌阴影…… 神州大地的众多种植户陷入了绝望。 蕉癌? 谣言何至于此。 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啊! 很多人意识到,如果不尽快向消费者澄清事实,蕉农的损失将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经销商将电话打到了农业局,找乡镇,找熟悉的农艺师、找媒体…… 希望政府能早日站出来,及时消除谣言。 止损! 只希望能止损!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