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外,也就是路易达孚真的还有用啊! 国内的期货交易才起步,活跃度太低了。 很多企连套期保值都不会,只拿期货当获利的工具,反而栽了进去。 路易达孚等外资既能活跃市场,也能让国内期货交易快速进步。 想要争抢美风向标的地位,国内期离不开外资。 另外,嘉禾在贸易上也不成熟,真把那60万吨交割了,也只能长期储存,慢慢消化。 还不如协议赔偿,让路易达孚自己处理。 全盘梳理了下,郭阳认为嘉禾选择的方式并没有问题。 利益已经最大化了。 稳定的市场不仅利于农和企,对天禾的种销售也极为有利。 … 天禾种业的小会上。 郭阳听取着瞿阳的汇报。 “现在全疆都知道了天20,农户求购热情高涨,最近半个月种子销量明显上升。” “50元/公斤的价格,比市面上常规种均价36元/公斤高不少,但种子依然供不应求。” 大约一亩用种1.5公斤左右,现在这价格一亩差不多就是75元。 价格不便宜,但也没有太离谱物有所值,农植效益提高很明显。 郭阳又问:“良种补贴呢?” “一亩补15元,而且这次是直接补到农户手上,对天禾来说是利好。” 瞿阳笑道:“希望今年的新品种能打开黄淮和长江流域地区的种市场。” “那可不容易。” 郭阳清楚新品种的情况,这个月才培育的,“那是杂交种,制种成本很高。” “卖得也贵啊,我对天禾科学院很有信心。”瞿阳笑道: “天禾也有二十万亩制种基地,制种成本会更低些。” “有信心就好。” 一般来说,杂交的制种成本比常规高8~10倍,售价也更贵。 如鄂杂和华杂系列基本都在200元/公斤以上。 杂交的优势也很明显,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 但推广起来也很难,因为太贵了,目前全疆也仅有少量试种,播种面积不超过2000亩。 一亩种子成本近三百元,没有绝对效益前,农是不会动心的。 郭阳虽然也对新培育的杂交品种很有信心,但想真的推广开来,至少要三五年时间。 、玉米、大豆、油菜、蔬菜……天禾系的产品依然是市场上的主流。 谈完正事,郭阳对瞿阳说道:“总部这边你多盯两天。” “老板要去出差?” 郭阳装作为难的说道:“唉,这不向阳湖搞了个冰钓比赛吗?非得让我过去压场子。” “额…老板,你演的有点假。” “有这么明显吗?” 这段时间确实挺忙,不过郭阳也确实想休息了,看来过两年得找个ceo。 “你就差把笑容挂在脸上了。”瞿阳打趣道:“两天可以,两天后我也得去跑市场看看情况。” “两天足够了。” …… 疆省,天禾种业乌苏农业服务部。 屋外的水泥广场上停着数辆皮卡车和货车,而在库棚下,几个壮汉正在搬运成袋的种子。 而在服务部的小小房间里,也同样挤满了人,全都是来排队订购种子的。 坐在前台的小妹文红抬头看了眼,招呼道:“别挤,排好队,一个个来。” 有人回道:“种子够吗?” “谁叫你们不早点来,有人去年八九月份就订购好种子了。”文红说道:“你们倒是一点都不急。” “那不是以前不知道吗,这次期多空大战才知道了天禾的名头。” “哎,我也是关注期后才知道天的。” “主要是太解气了,嘉禾硬生生把价拉了起来,不然我可能还没卖呢。” “可不是。” “增产增收才是硬道理。” 听着一群人的闲聊,文红已经见怪不怪,这样的人最近多的是。 她收钱都快收麻木了。 每天单调且枯燥,几万元,十几万元的种子款已经丝毫不能刺激她的兴奋阈值。 … 二月末,豫省,焦作。 在某块河滩地上,绿油油的小麦一望无际,阡陌纵横的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春来万物生,灌溉正当时。 春季灌溉是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对小麦的稳产高产至关重要。 “这水来得及时啊!” 富农合作社的金凯强松了口气,回头对一旁的小伙说道:“谢谢了啊,小于,这段时间麻烦你了。” “合作共赢嘛。”小于说道:“金总下一季是打算种大豆,还是玉米?” 富农管理的土地面积接近7000亩,是绝对的种植大户。 也是天禾的重点客户。 实际上,春灌早该在二月初就开始了,可北方已经连续数月已经没下雨了。 元宵节的那场大火让嘉禾注意到了北方的干旱。 天禾的方案里就有协助农户解决春灌这一条,跑跑路,研判用水形势,巡查漏水点也是能做的。 而负责富农合作社的业务员小于甚至帮忙调来了小型挖机清淤渠道…… 金凯强回想了下,说道:“小于,你推荐种什么?” “大豆吧。”小于想了想说道:“你这地有些板结了,改改土。” “行啊,你说了算,那就种大豆。” 如果是往年,金凯强是决计不会种大豆,产量太低了,不过和天禾合作久了,也知道天豆系列的大名。 再加上去年玉米价格不景气…思来想去,大豆确实合适,而且种子也便宜一些。 小于是讲良心的,没瞎推荐。 “先来25吨大豆种子吧。”金凯强说道:“货到付款,我也不赊账。” “好叻,金总。” 小于笑了起来,这一笔订单就29万元,轻轻松松啊! 在天禾上班就是这样,其实业绩压力不大,老总们也很体贴,你想挣钱,那你就多走市场。 多跑市场总会有收获。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