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呸!豆腐,又是豆腐。” 李猴儿蹲在方束身旁,一口馍馍一口豆腐,满脸的苦味:“还他娘的煎焦了。我爹他咋这么老抠。” 方束听见这话,摇了摇头,默默地啃着手中的光馍馍。 他只几大口,便将脸大三指厚的馍馍吞了下去,然后捶着胸口,继续取过一旁的馍馍,狼吞虎咽。 李猴儿瞧见这一幕,口中是啧啧出声: “这血馍馍发腥发硬,就水吃都难以下咽,平常打架还能直接当板砖使。 也就方哥儿你牙口好,还有舌剑,能吃这么多。” 方束闻言,面上却是露出了苦笑,但他没怎么说话,继续埋头干饭。 他来这独蛊馆中,已经有半月的时间,馆中有大通铺,再加上有李猴儿带着,极少回家。 前十天,包括拜师当天,他在馆主的教导下,每日都服用一粒养精丸,修养身子,弥补气血,并且跟着李猴儿学了一些打熬气力、辅助消化药效的手段。 十日过后,养精丸就已经耗尽。 二舅兴许是并不知他会服用的这么快,便一直没有送来新的丹药,而方束知道家里的情况,也没有去索。 好在方束发现,多啃道馆中的馍馍,也能大补气血! 因为这馍馍可不是寻常馍馍,乃是用鹿血、虎骨粉熬炼,九蒸九晒而成,除去味道极腥,和铁木一般硬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缺点。 更关键的是,道馆包食宿,这血馍馍管饱,能吃多少随便取,只要不浪费就行。 后厨师傅经常一蒸煮就是上千块,反正这玩意儿也耐放,临了到期,也能拿去喂妖猪。 不过,方束啃着馍馍,倒也不是一味的只有好处。 除去他的吃相狂野,饭量巨大,犹如饿兽一般,又因为和李猴儿厮混一起,混了个“饿兽”的诨号,他每日还需要出恭六次,多时甚至达到九次。 堪称是吃完就解、啃完就拉,他的诨号也差点因此变成“直肠子”。 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吃这么多,不及时拉出来,他极可能就会腹中积食,肠腹胀破而亡。 一口气的啃完八张大馍,方束这才喝了口水,但是不敢喝多,然后就不动声色的朝着茅厕走去。 但他这动作,还是吸引了饭堂中其他人的注意,一阵嬉笑指点声,顿时响起: “这人吃完就拉,到底是为啥,何不食血精米? 那玩意儿一口就能顶一张馍。” “穷鬼呗,只能糟践自己的身子。” 方束充耳不闻,继续旁若无人的走入茅房中,随即茅房内也连忙跑出了几个道童。 他们捏着鼻子,提着裤腰带,脸上带着夸张的嫌恶,嬉笑的加入了其他人的调侃当中。 李猴儿蹲在角落,他顿时起身,怒视这些道童。但是也没啥用,反而遭受了几道冷眼寒光。 于是李猴儿又默默的蹲了回去,吃自己的苦豆腐。 小半盏茶后。 方束一脸脚步轻快的从茅厕中走出。 他环顾饭堂,面上忽然露出讶然之色,只见堂中的一二十口人,全都不见了。 只剩李猴儿跳起来,迎着他,然后兴奋的说:“走、方哥儿,先走!” 方束从善如流,一边走,一边听李猴儿解释: “独馆主今天要开盆,帮馆里的几个老道童炼功入道了。” 很快的,在道馆的大堂内,人头攒攒,过百号人了。 方束是第一次瞧见道馆中有这么多人,仔细一看,发现是杂役、帮厨、伙夫等等都来了,都在看热闹。 两人来得晚,只能站在角落处,形如喽啰。 还好李猴儿机灵,从饭堂中搬了根条凳过来,否则哥俩只能看见人头,看不见半点那堂中的情形。 只见堂口正中央,一方丈宽丈深的池子,内里腥气扑鼻,正爬着蛇虫、蟾蜍、蜈蚣、壁虎种种,它们绞缠团,密密麻麻的,看着都让方束的头皮发麻。 “这叫‘虿盆’,里面的血,号称百虫血,吃一小口就能毒死一口巨象。” 李猴儿在方束耳边低声介绍着:“你待会仔细听,馆主每次助人入道时,都会讲解一番修炼道理。” “嗯,多谢李兄提醒。” 方束点头,当即就瞪亮了眼睛,竖起了耳朵。 渡劫入道,其正是他入馆修行,最重要的目的! “人都来了?” 独馆主身子一身暗色花袍,鸡皮鹤发,脸上带着怪异的笑容,她瞥看四周,目光逐一掠过了方束等人的所在。 “仙家第一劫,名为‘十病九痛’,又名‘离病少疾’,想要渡过这一劫,便是得炼出‘宝血’在身。” 其人沙哑开口: “炼得人参血,你可性命悠长,延年益寿;炼得虎牛血,你可力气大涨,最多可拥有九牛二虎之力;炼得铁砂血,你可皮如铜铁,冷热不伤;炼得淫鳝血,你可阳气勃发,根器大涨……” 独馆主轻喝: “这些精血,便是尔等修行的饵药。三六丹法,炼药作饵,指的就是它们! 不得精血入体,身内无有宝药,习法再多、炼功再好,到头来,终究只是一空场。” 堂中,馆主继续讲着。 方束则是聚精会神的听着,面色振奋。 他今日总算是听见了,如何渡过第一劫的具体关窍所在——“炼血换血”! 即,将人体中的凡血,蜕变换成金石之血、禽兽之血、草木之血、蛇虫之血等等。 得了宝血之后,人体就不再只是凡体,而是初具仙家气象,没有疾病,寒暑不侵,不知疼痛,并且可以依靠宝血,去自如的驱使法器,而不会伤身短命。 这一境界,便是谓之为“一劫炼精人仙”。 当方束缓缓的琢磨消化时,独馆主讲授完毕,她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指着堂中几个入馆已有一两年的道童,喝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