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哎!二位客官别走啊,咱店里舌头保管是洗干净了的,个个厚实丰美,保管您快活! 二位不信,直接来试试啊?” 这话听得二舅余勒,身上一阵激灵,连忙就快步朝外走去,跳似的出了店铺门槛。 见两人确实不买了,店主在铺子里没好气的道: “呸!俩个大老爷们,也好意思来咱店里只买舌头,还就买一条。 你俩臊不臊啊!” 很明显,这厮是将舅甥俩的意图,给彻底的误解了。 二舅余勒听见,身上更是一阵恶寒泛起。 而方束落在一旁,他看得是忍俊不禁,就差捧腹大笑起来。 ……………… 一番采买下来。 方束又强行给二舅购买了一堆的药材、丹药,方便二舅在家修炼法术、调养身子所用。 免得二舅本身亏空的身子,因为祭炼法术,更加雪上加霜,折损寿命。 而这些种种,倒也没花多少钱,数千而已。 面对方束为何会有这多符钱,以及符钱钱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二舅余勒虽然诧异,但他并没有多问,只是老怀宽慰的拍了拍方束的肩头,面色感动。 一直当两人都是大包小包的,舅甥俩这才晃悠悠的,往纸坊返回。 等回到了自家那都落了灰的纸屋,二舅余勒顿时就忙前忙后,精神头十足,他搬出了小炉灶,开始杀鱼洗菜,烧火做饭。 其说什么的,也都要留方束下来吃上一顿再走,还写出了: “饭馆再香,仍还是在家里吃,最让人舒坦。” 只是俩人重聚的这一顿,饭都还没熟,便不断的有人前来登门拜访。 “哟!恭喜恭喜,爷俩正开火呢?” “可盼着您回来了诶,余爷吉祥!” 原来是纸坊邻居们瞧见了爷俩回来,纷纷前来恭喜道贺。 并且渐渐的,东边的邻居提来了肉、西边的邻居拿来了鱼,还有纸坊邻居或是搬来了锅灶,或是叫来了婆娘、女儿,帮忙淘米做菜 就连符师李猿,都从屋子里端出一盆豆腐,要捎进饭菜里面。 邻居窦素芙则是充当了管家婆一般的角色,帮忙张罗大家伙。 于是爷俩简单的一顿饭食,直接就变成了纸坊中的一场酒席。 饭桌上,邻居们或是祝贺二舅余勒死里逃生,安全归来,或是祝贺他养出了个好外甥,着实是了不得。 “要我说啊,方束这孩子,打一来咱纸坊,我就知道必成大器!” “那是,也不看看他舅是谁,是咱余爷!!” 方束对此无甚感触,仅仅是觉得热闹了些。 但是二舅余勒,他被众人奉上在主位上,见左右的街坊邻居们争相示好,吉祥话一大堆。 其人听得是喜溢眉梢、红光满面,笑的都合不拢嘴了。 他是深切的体会到,原来纸坊邻居们是这般重视他余老二、这般钦佩他的为人,个个都是好人啊! 就是……咋从前不这般哩? 一顿酒足饭饱后,夜色夜幕降临,四下的街坊邻居们方才迟迟离去。 “慢走慢走。” “勿送勿送,您先歇息。” 至于酒席间的残羹剩饭、锅碗瓢盆、地上的瓜果纸屑等等,也不用舅甥俩清理打扫,纸坊邻居们早早就帮忙收拾干净了。 方束在此期间,也认识了不少有的没的长辈朋友们,其中甚至还有些沾亲带故,一口一个大外甥,让他颇是惊奇。 结果细细一究,原来都是二舅曾经的“拜把子兄弟们”,听闻了此事,连夜跑来贺喜,续上关系的。 因为夜色已经深沉,今日见二舅着实是开心,方束也就熄了趁夜赶回道馆中的想法。 反正他在道观里面,也还没有安排单独的房间,现在过去,要么得去和一众束脩弟子们挤通铺,要么就得叨扰玉儿师姐起身,给他安排房间被褥。 与其这般,还不如就待在纸坊中,好好的陪陪二舅。 夜色更深时。 舅甥俩正要就寝,忽地门前有人影晃动,又有客人悄悄的登门。 对方没做声,但瞧起来也不像是歹人。 方束谨慎的,先在窗户边觑了一眼,发现是白日里见过的身形。 于是他面色古怪的,拉开了纸门。 门一开,一张眼熟的面孔露出,且门前白花花一片。 来人是那在傍晚的酒席上,颇为拘谨,一直低头不敢看人的苏琴高;也就是曾经和方束等人同船而至的清高女子。 此女夜奔而来,衣衫不整,脸上还涂抹了不知从哪里蹭来的白墙灰、嘴唇上也涂着血,一副细心但又寒碜的打扮。 苏琴高一个字都没说,噗通一下,便跌入纸屋中,跪倒在地。 她更加的衣衫不整,仰起面孔,祈求谄媚的望着方束: “方家哥哥,你们家缺女人不? 只要你开了口,奴就过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