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我奶是外挂-《寒门秀才锦鲤妻》


    第(2/3)页

    晋王封地在龙城附近,王爷府在龙城。那里曾是当今的封地。

    而为何将自己以前的封地给晋王就藩,则是因皇帝很喜欢这个儿子,说这个儿子英武最类他。

    且晋王还是当今皇后幼子,太子胞弟。

    并且太子和晋王竟然兄弟和睦,并未曾因大位什么的而闹出不和。

    听说是因晋王自己对皇位没兴趣,并不喜舞文弄墨的风雅之事。

    因皇后寿辰,各地皇子藩王都想法进了京为嫡母贺寿,因此才弄出京城的各等事来。

    如果最能跟皇后说上话,除了晋王和太子两个儿子,还能有谁?

    太子嘛,他们也没门路接触,只能是晋王啦!

    当然,这些个事情,徐雅是不如徐氏这三个土著懂的。

    毕竟,他三人都是多多少少知道点朝廷事的。

    随后,徐氏解释了,她便也懂了。

    怪不得徐氏将玉佩包裹的那么严实紧密,这种能救命的东西,再怎么小心翼翼的保管,那也是不为过的。

    毕竟那是玉佩,属易碎品,还代表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徐氏给他们看了玉佩,又重新将之小心翼翼地包裹了起来。

    随即她进左侧里屋,拿了笔墨纸砚和一块木制图章出来。

    笔墨纸砚是她平日里画花样使的,而那图章则是她用于绣品的印戳。

    许文哲看那笔墨纸物不是太好,忙出门喊了庆春,让其拿了他马车里的好纸好墨等物。

    徐氏谢了,多余话未说,接过了许文哲的东西。

    很快,由她口述,她让郑同写下了一封信。

    她虽认字,但都是强记下的,不会写的多。若不让郑同写,她自己也没法写。

    县案首和普通人,徐氏当然首选案首写字。

    最后,她拿了图章蘸墨,将郑同写好的信上盖上印戳。

    “拿着玉佩,带着我手书去寻晋王妃。敬告王妃,老身不太会写字,所以托子侄写的这封信。老身曾无意中救下过落水的晋王之女。王妃为感谢,就将这玉给了老身,说是有难事不解,自可拿了玉去寻她——

    回返故里时,老身曾为晚生后辈求下恩典,我家晚生后辈也可拿玉佩去求晋王妃帮忙办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