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对不起,二叔-《寒门秀才锦鲤妻》
第(3/3)页
那媒婆还向她透露了一条消息,那就是赵县丞家没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嫁了两个,如今还有小女儿待字闺中。那小女儿也在选女婿,不过人家是想要选进士为女婿的。
既然郑同的亲事放在举人试后,那就和赵县丞的女儿没多大关系了才是。
好什么?郑同不解徐氏为何这样说,但他也无心多问。
徐氏接着又连连问郑同:“你举人试后还会再继续考吗?你家里没说想给你找个什么样的姑娘?我家雅雅和赵县丞的女儿做了一门买卖,所以认识她,今晚那赵小姐跟着你看似对你有意,你不想娶那样的闺阁千金吗?”
徐氏说完这些,她必然是知道自己多事,问了不合宜的话,所以便紧接着解释道:“你看大娘我这嘴,真和那三姑六婆似的!不过大娘问这些,也是看重你这晚生后辈,所以才起意问的,你可千万别介怀!”
外头的徐雅只觉得她奶真是很好笑的一老太太。
她咋感觉她奶这么喜欢八卦旁人呢?不过这样的八卦她喜欢听!就是遗憾柳家巷郑同嫖的事情不是真的!哎~
郑同没多想,也不介意她问,只听他简短回应道:“大娘,举人试后,小子我就不会再考了。”
徐氏愣住,不久反应过来,郑同此次只打算考举人试,并且无心娶县丞家的女儿。他说的是这意思吧?娶县丞家的女儿是要参加会试考取进士的嘛!
随后,她又惊讶问道:“你这孩子难道只打算考上举人后,便不往上考了吗?”
郑同很快解释:“并非如此的,大娘。只是小子才疏学浅,对考举人把握都不是很大,那就更无需提考进士了。所以,小子我只参加今年的秋闱,明年的春闱是无意去参加的。春闱,小子我打算放在三年后了吧。”
徐氏点了点头,明白了郑同的意思。举人试也就是乡试,是在每年八月中上旬考的,所以叫秋闱。而考取进士的会试,则是在隔年开春二三月里,所以会试又叫春闱。
不管乡试还是会试,都是三年才考一次的。
两人在里头说着这些事情,外头的徐雅只满脑门的疑问重重。
既然郑同只打算考乡试,那他上一世又是如何非要算计了赵蕊儿后,还又去考了进士呢?这中途到底、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