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老秀才科考多次,也不能中举,本来对范进还有几分优越感。毕竟范进可是附近有名的老童生。 可是这南海县上下,谁也料不到,咸鱼居然还有翻身的一天。范进居然一举拿下了秀才和举人,这份狗屎运,简直要让这老秀才质壁分离原地爆炸了。 因此么,他看到杜冷秋都是七个不满,八个不忿。可秀才与举人之间的鸿沟让他不得不拱手问候,“范老爷!” 杜冷秋展颜一笑,对老秀才道:“葛兄,借你笔墨一用。” 说着,提笔就在一纸张上写,不敢耽误时间,只寥寥数笔,就把信塞进老秀才手里,深深作揖:“拜托葛兄,把此信交于我娘,谢了。” 旋即,不慌不忙的转身,踏入人群,转眼间离开了县城。 原地只留下满脸愕然的老秀才,看了看信,又看了看范进离去的方向,跺了跺脚:“唉,这叫什么事?” 杜冷秋离开县城,一路赶到了小范村,也就是范进原本居住的地方。在哪儿见到了熟悉亲切的老丈人胡屠户。 他找胡屠户借了十两银子。 这一次,胡屠户爽快的不得了。比起当年去考举人的时候,可是痛快多了。而胡屠户的儿子还嚷嚷着要和杜冷秋一起进京去见识一下。 结果自然没有半点意外,被可爱的胡屠户赏了一顿拳脚,便偃旗息鼓。 说实在的,在大明朝,十两银子想进京赶考纯属做梦。杜冷秋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以他的本事,进京赶考就是个笑话。 那四书五经虽然有范进的记忆在,倒也算得上熟悉,可若是想中进士,那难度,不亚于一个学渣努力一年后叫嚣要考入清华北大。 当然,这也不是没可能,比如说家里有钱,直接转入某个非洲国家的国籍,变成一个国际交换生。 这样一来,只需考个两百分左右,便可进入国内最高学府清华北大读书,多么讽刺。但这就是现实。 好在大明朝没有这回事儿。 在大明若是换个番邦国籍,在大明才是寸步难行。没见小弗朗机人眼巴巴的送银子过来,越只能在沿海的几个港口/交易。想进内陆,做梦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