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全团欢喜,鬼子忧愁-《大弹道》
第(2/3)页
看着头顶上方的朗朗星空,反鬼子围剿的成功,都让李崇此刻心中感慨万千。
对于李崇他自己而言,这是临阵指挥相机决断的一次经验成长。
和往常针对鬼子某个据点目标事先做好计划不同,这场声势颇大的围剿鬼子发起的突然,李崇等全团官兵思想上也是仓促应对。尤其对于身为一团之长的李崇而言,他所有的决策命令以及作战思维都是在根据鬼子三路围剿的战斗过程相机决断。
比起事先有准备,这种根据战斗过程的变化相机作出决断更考验一个指挥者的决策思维。
李崇一人站在团部之前的山石之上,没有人来打搅他,三个营长将南田身上的部件儿交到李崇跟前过后,便都很自觉在山坡山下或指挥官兵清理团部,或指挥官兵们肃清主峰山林之间的残敌。
三个老梆子都明白,胜利需要庆祝,但是指挥胜利的喜悦有时是需要长官去独自浸淫的。
山坡山脚清理的官兵以及远处梅岭之间追击残敌的官兵身体已经很疲惫了,但此刻胜利的喜悦灌注到细胞之中,让他们的精神兴奋不已。
对于山坡山脚搬运清理尸体的官兵而言,搬运尸体虽然是一个苦活,但每搬运一个鬼子汉奸尸体,往往就能捡起一杆长枪,缴获一个水壶,换上一双不错的军鞋,运气好的说不得还能摸到香瓜手雷。这种摸尸便有收获的感觉,让清理的官兵们干劲十足。
对于负责追击鬼子溃兵的官兵们而言,则更有一种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的快感。
同样感受到胜利喜悦的还有山多水多路还远的旅部以及景嘉谟团。
景嘉谟团针对鬼子铜铁冶炼厂的围点打援计划,以及旅部预备团趁着南昌东部鬼子大规模被抽调去攻打梅岭趁虚而入行动,都颇有收获。
景嘉谟分散出去的打援部队前后共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打援战斗以及五次见好就收的伏击战,所谓见好就收,就是在对鬼子造成打击之后,为保存实力绝不恋战,直接撤退赶往下一处设置伏击点。
这种作战模式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下去捡枪,除了这五次见好就收的伏击战没有太多物资的缴获外,两次较大规模的打援都是阻击一个鬼子伪军混编中队级别的战斗。
这两场较大规模的打援,景嘉谟团一共歼灭了鬼子一百五十余人,二狗子小二百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