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英魂入土-《大弹道》


    第(2/3)页

    讲话完毕之后李崇亲自参与到上山挖坑的行动中,作为团长亲自参与挖土埋葬,给逝者以慰藉之余,也让其他官兵心中受到鼓舞。

    两两一组挖土,两个多小时后,阵亡官兵全部入土为安。

    山脚之下,一个突出的石块之上,被开凿出“抗日英魂”四个大字。

    “预备—放!放!放!”

    三声令下,一个排的官兵临时充当仪仗队,三声枪响在林子之间传荡着。

    为了民族,为了驱逐日寇,这样的牺牲在未来还将持续。

    中华大地自古讲究入土为安,这样一番仪式感也更让活着的官兵凝聚起来,当初被强迫过来的戏班子一众人也在向着山峰敬礼之余,归属感愈发增强。对高同、高小钰这兄妹俩带领的文工队而言,以往他们唱的那些家国情怀的戏文在此刻得到了呼应。

    当团部众人亲自埋下昔日战友的时候,二龙寨山间已经进行了数次小规模的战斗。

    在晨曦间炊烟包围山脚的时候,大翔布乡这位鬼子中队长就意识到自己被包围在山上了,他尝试着派出了几支小队下山探一下路,结果每条下山路都被堵得死死的,想要不动神色的下山除非是长翅膀了。

    这些小规模的战斗都是鬼子查探山下情况发生的,国军这边450人和肖媛李双枪的两股游击人马稳坐钓鱼台,只要鬼子下山便打,甚至于毒气弹掷弹筒都准备好了;但鬼子若不下山,他们也不主动攻山。

    于二龙寨山上的鬼子而言,几次的试探性进攻并非毫无收获,至少鬼子在试探交战中明白此刻不仅山下有八路游击队,还有重庆军。

    “中队长,我们怎么办?一夜之间,我们已经被团团包围住了。”

    三个鬼子小队长围在中队长大翔布乡周围,探讨着应对之策。

    “八嘎呀路,那么多的皇军,怎么会失败?”

    大翔布乡拔出刺刀将身旁但一棵树苗一刀斩断,一刀的力道显示了他内心的极端烦躁。

    蹲在山上虽然眼下暂时安全,可毕竟粮食有限,不突围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