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去长沙(3)-《大弹道》
第(2/3)页
到达长沙城时只能呆在房间内,不许私自上街找人;
生意上的事情完毕之后, 到离开之时不许磨蹭不走。
能去长沙,林婉如点头应下了。
两天之后, 一架军机离开重庆上空,林婉如带着丫鬟彩云跟着父亲一众人坐在机舱硬邦邦的座位上,透过舷窗看着飞机冲破晨雾的景象.
正率领全团跟着全旅往在通城行军的李崇并不知道遥远的重庆城会有人远赴长沙来找自己,经过两天两夜几乎不眠不休的急行军后,现在他们距离通城县就剩下了六十公里。
所有官兵身上都是咸的,身体流汗太多缺少盐分之下,舌头对着衣服舔两口都能得到盐分的补充。
“旅座,弟兄们干粮都吃完了,得埋锅造饭了。”
两天两夜的行军,下面士兵吃完了预备的熟食,剩下还没有入锅煮熟。
“部队停止前进,休息三个小时后再出发,今天争取晚前抵达通城!”
各团随即散开,三个团长则是和旅长一众人准备开小灶,这还是自打从干垦乡出发以来,全旅核心指挥军官一同围过来吃饭,此前的两天里都是行军、小歇个把小时,然后再继续行军,吃饭都是停下来的时间啃干粮。
旅长、副旅长徐昭鉴、参谋长以及三个团长在内,六个人围坐在地上摊开的一块布周围,旅长的警卫员合力端着一个木箱子过来,里面是一个个罐头和几瓶玻璃瓶装烧酒。
六个人里,职务军衔与实际军衔最高的是旅长,少将军衔,职务统辖三九七全旅,也是全旅唯一的一个将官。其次便是徐昭鉴、旅部参谋长以及李崇,三人都是上校军衔,其中李崇的上校军衔佩戴时日最短,实际职位也最低,而徐昭鉴、旅部参谋都是棺材山一战后升为上校,在旅部做事。
相比于1935军衔改革之前“少将多如毛,中将像条狗”的状态,现在这一个旅的主要指战员坐在一块儿,佩戴的军衔才像话。
要照35年之前,旅长就得是司令,直接干个中将衔,随随便便一个团长搞不好就是少将,动不动就是一堆将军围着吃饭,有枪的就是草头王嘛。
现在不行了,军衔改革后团长的基准军衔就是上校,不能再高了,旅长准备军衔是少将,也不能再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