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游干班-《大弹道》
第(2/3)页
重庆的委员长眼热八路在华北代价小收获颇多的游击路数,八路在华北的日军腹地搞得风生水起,虽然大的攻城战役没有,但是雨点般的局部伏击战不断,积少成多下来,一向喜欢算小账的委员长眼睛顿时热了。
所以由他自己在南岳军事会议上透出口风,下面幕僚和红党那边商量着,就在南岳衡山上扒出一大块地,弄了一个“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简称游干班。
每一期的学习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月,不知道是不是上峰是不是出于不愿学员与红党人员多加接触的考量。
能进去的名额有多宝贵李崇不知道,准岳父也没有说,反正这是他通过人脉给自己未来铺路时附带的福利,但从全师只有自己一个名额就可以看出宝贵之处,就连旅长都颇为眼热李崇得到的这个名额。
过了两天之后,老本家李荫清也收到了前去游干班参加第三期学习的通知,对于这种能够镀金的机会,家里背景深厚的李荫清自是不会缺席。
这两天的打听,加上吃饭的时候经李荫清一说,李崇才明白这个游干班名额可贵在哪里。
单从名额上,游干班每一期接纳千把学员进去,看起来人数不少,但是千余名额不仅仅在于九战区,而是分摊给了全国各个战区。
从各战区军队系统选派过来的还有一个潜在规则:这便是选派过来的军官基本都是军校出身,不一定是黄埔军校,但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等等军校总得沾上一样。
并且这些名额的分配不仅只是军队系统,还有全国各地方县城党政人员以及重点需要游击人才的区域选派等等。
想想看,光一个九战区就有二十多万官兵,要是按照正常遴选程序,虽然李崇军事方面表现不错,但是那么多人,凭什么就掉到你头上呢?
关键是从游干班结业后,这些学员回到各战区一段时日后,多少都会官升一级。
李崇想着自己现在已经是上校团长了,要是再官升一级的话,那就将官可期啊。自己这位准岳父倒底是个办事讲究的巨贾,办事儿不简单粗暴,没有直接把自己运作到将军的位置上去,而是不动声色的给自己弄到了一个可以官升一级的学习名额。
稳妥迂回的巨贾做事风格显现的淋漓尽致,润物细无声之下,便能助力李崇未来跨过将级的门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