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学习期间的局势(2)-《大弹道》


    第(2/3)页

    没有办法,各战区长官各自为政,这点缺陷无法避免。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衡山游干班学习的一众军官们此前可都是率领部队打仗的,看着报纸字里行间的标粗数据,自然明白里面猫腻。

    “要我说,这八路游击之策虽然妙用颇多,但也决计不可能像我们这种打大仗取得这么的胜果丰厚!”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从五战区选派过来的中校团长拿着《三湘报》上的报告,推开饭盘子大声嚷嚷着说道,他手上拿的报纸上,描述的是隔壁五战区攻打武汉城外一处交通要塞的战果。

    《三湘报》虽为九战区喉舌,但最近九战区参战师全程划水正让战区长官部颇为没面子,喉舌报都不好意思为其吹嘘,所以就刊载了五战区的这次战果。

    是真是假不知道,反正上面是这么说的:击毙日军及伪军三千余人,俘虏日伪军人数过百。在交通线沿路击毁敌汽车百余辆、坦克3辆,炸毁军火库1座,同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但就从最后结果来看,战略要地五战区是一个也没攻占下来,就算是一开始攻下来一会儿,也会在鬼子卷土重来时撤走。

    同在食堂吃饭的一个穿着八路军装的工作人员忍不住吐槽道,“报纸之言,不可轻信。”

    过来协助游干班运作的八路这些工作人员都是红党方面挑选出来的,共事了这么长时间里也是一个相互认知的过程,国党好大喜功的特点是一清二楚,把一说成三是默认常规操作,一点都不实在。

    这个工作人员出声刚吐槽了一下,就被旁边另一个八路人员眼神制止了,这些日子国党方面反红声音再次上扬,已经有吹进游干班的趋势。

    就这样,这种一边上课学游击战术,一边通过报纸了解各战区在“冬季攻势”下搞出动静的惬意日子安稳度过培训期的一半后,即将进入到崭新的1940年之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鬼子军机为反制“冬季攻势”,除了地面部队四处扑火以外,天上飞机也是到处轰炸。

    在一个风和日丽有些小冷的午后,在衡山游干班遭到了鬼子飞机轰炸,不得已之下学习的众官兵们整体搬迁。

    李崇觉得自己不适合进校学习,在黄埔的时候,也是学了一半不得不踏上迁徙之路,一直从南京徒步上千公里到了铜陵,现在又被鬼子从颇为舒服的衡山给撵了出来。

    在游干班辗转挪地的途中,“冬季攻势”也由39年尾进入崭新的40年,但一些重点战场却并没有因此而转入一个新的篇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