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来自家乡的消息-《大弹道》


    第(2/3)页

    当初离开老家,将姥姥爷爷留在家里也是无奈之举,爷爷大病初愈,身体不容他支撑长达数千公里的迁徙,而最关键的是老家百十亩的上好水稻田,让爷爷扔下土地离开,那就是不可能,那百亩田地已经成了爷爷的命根子。

    李崇思绪之余,参谋长感叹着说道:

    “红党发展速度是真让人惊叹啊,新四军一开始那么一点人,现在已经到处分布于浙苏皖了,难怪委员长让韩主席去剿新四军,这发展速度不防不行啊,不然等打退了小日本,两只拳头变得一样大,那这个江山到底是谁坐?”

    作为中央军嫡系,参谋长十分感叹了一下红党发展武装的速度,这世道不缺乏明白人,江山不容二虎的道理谁都懂,对比两党领导人以往一系列行事风格,显然都不是能一起执掌天下权柄的人。

    参谋长的感慨并没有引起李崇对于党国未来的忧虑,李崇知道自己是个利己主义者,这个乱世当道的天下,他首先想到的是家人的好过,现在红党势力发展到家乡,那一定会对那里的鬼子形成威慑,让那里的老家人能在鬼子的压迫下喘口气,这就足够了。

    第一个好消息出现后,好消息接二连三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而至。

    印支那的英国人重开了滇缅公路,德意日同盟条约的签订,让英国人明白了自己不能期待日本人不会觊觎他们的势力范围。

    三战区顾长官部也在浙江一带粉碎了从萧山不断登陆的日军所发起的攻势。

    半个月后,最高统帅部的首席智囊,白长官弥补了他桂南战役时的过失,将南宁给收复了回来。

    不错的消息一条连着一条,时间如湘江的流水一般,李崇一边在每日轻松处理旅部事务中度日,一边领取着每月不菲的军饷。

    越往四零年的年底过,两党之间越是摩擦不断,不过都与暂一旅无关,九战区基本都是风平浪静的样子。

    委员长在黄桥一战中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后并没有罢手,此后不久颁布了《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既然是黄河以南地区,怎么也挨不到湘江阵地上拱卫长沙的第十军。

    所以这则命令并没有让李崇的每日生活出现任何动荡,依旧轻松度日的时候关注着局势的动态。

    果然,红党在委员长面前是越剿越强大,面对围剿态势之下的华中新四军八路军干脆宣告成立了一个总指挥部。

    两党之间的紧张态势让一旁的日本人颇为煽风点火。

    越是快到年底,两党日伪之间彼此纵横交错的复杂斗争让人眼缭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