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南下-《家有美妻好种田》


    第(2/3)页

    “成王的儿子呢?

    “国家需要一个年长的君主。”

    “那成王的弟弟呢?

    “这是我的家事。”朱棣终于忍不住了,说完这话,让人拿出纸和笔给方孝孺,逼着他给自己写即位诏书。

    方孝孺倔脾气上来了,坚决不写。

    朱棣倔脾气也上来了,逼着他写。

    方孝孺于是边哭边写,但只写了四个字。这四个字差点把朱棣气晕,因为内容是“燕贼篡位”。

    朱棣终于愤怒地失去理智,说:“你不写,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早就做好了死的准备,慨然说:“灭我十族又如何?”结果,朱棣真的灭了他十族。

    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但是朱棣为了满足方孝孺的“愿望”,就把他的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凑成十族,全部杀掉,共计873人。

    方孝孺则被处以凌迟,在死前,他看着受自己牵连,将要就戮的弟弟,泪流不止。他的弟弟倒是看得开的人,还写了一首诗宽慰他说:“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ico

    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

    虽然感觉有些凄凉,但有时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因为一旦你选择做“取义”这件事,就应该做好“成仁”的准备,无论结局多么超出你的想象。况且,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要么照在他的墙头,要么照在你的坟头,并没有谁会真正在意的。

    其他被灭族和施以酷刑的文武官员还有很多,如左佥都御史景清ico

    ,对朱棣篡位的行为非常不满,但一直憋在心里。直到有一天,他怀刃入朝,试图刺杀朱棣。未果,朱棣为了报复,将景清剥皮灭族后,还顺藤摸瓜,诛杀他的左邻右舍,史称“瓜蔓抄ico

    ”。

    兵部尚书铁铉ico

    ,曾在靖难之役ico

    中大败朱棣。朱棣进入南京后,他又拥兵淮南,企图兴复,后被逮捕。铁铉铁骨铮铮,面对朱棣的霸凌,抗言不屈,破口大骂。朱棣下令划开他的髌骨,割去他的耳鼻,以磔[zhe]刑寸割处死。其用刑之惨为历史所罕见。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尽管朱棣在杀人这件事上不输历史上任何一个暴君,可事实上,很少有人把他当成暴君。

    对此,有学者解读道:都说祸不及妻儿。

    英宗和景泰帝兄弟两人之间的一笔糊涂账,却连妻累儿,不忍与闻。

    历史上对明英宗的评价,唯一的亮点就是废除后妃的殉葬制度。

    但是,

    大家都忽略了,他也是最后一个执行殉葬制度的明朝皇帝。

    明英宗对弟弟景泰帝妻子们的处理,就带有一定的报复色彩。

    他弟弟景泰帝朱祁钰的后妃,除了孝渊汪皇后,都被明英宗下令殉葬了。

    那么,为什么孝渊皇后得以幸免呢?

    先说这次历史事件的两位主角,永乐帝朱棣的两位曾孙,明英宗朱祁镇和明景帝朱祁钰

    说起来令人感慨。朱棣是何等英武的一位皇帝。

    史上唯一一位藩王起事能够成功的例子。

    靖难之役,成功登基之后,又五次亲征瓦剌和鞑靼,把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军打得溃败。

    把马哈木军打得大败亏输,纷纷内附。

    但是,才过了二十五年,1449年,他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就在土木堡大败于鞑靼部太师也先之手。

    甚至被俘。

    可以说是大明朝立国以来的奇耻大辱。

    此战也让大明朝功勋集团遭到重创,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功勋战将几乎一扫而空。

    大明朝文官强于武官的态势最终形成,和明英宗这一次的战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他的弟弟,他临走时匆匆下诏令其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孙太后和于谦等重臣的一力坚持之下,登上了大明朝的舞台,登基为明代宗。

    但是,请注意,孙太后是先立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后立朱祁钰为皇帝。用意很明显,皇帝还是属于朱祁镇这一支的,朱祁镇还是帝系里的大宗。

    也就是说,明代宗朱祁钰百年之后,还是要把帝位归还给他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这一支帝系。

    本来朱祁钰是不情不愿硬被大家伙赶鸭子上架当的这个皇帝。

    但是,当上之后,那还真是“臀部决定脑袋”。

    先是推三阻四各种拖延不让大臣们接明英宗回来。

    拖了快一年,实在拖不下去了,明代宗就满脸不高兴地出言试探:我本来不愿意当这个皇帝,你们非得让我当,这可都是你们的意思啊!

    话说得挺委婉,其实就是试探大臣们接回太上皇哥哥之后,是不是就不让他这个代宗继续当代理皇帝了。

    于谦于少保多聪明啊,斩钉截铁地安他的心:大位已定,不改了!

    于是在北方大草原上吹了一年风的太上皇明英宗,终于结束了“兜风”的日子,回到了自己的家。

    虽然弟弟景泰帝把欢迎他的规格一降再降,好歹也还是让他坐了只有皇帝才能坐的“法驾”,然后两兄弟执手相看泪眼,然后,24岁的明英宗就住进了南宫,开始,养老。

    关起哥哥,欺负侄子,惹恼了老婆。

    历史上当太上皇的,数一数,论一论,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和乾隆皇帝陛下是真的又有权又享清福。

    很遗憾,明英宗不属于此列。

    他弟弟景泰帝把南宫门上的锁都灌了铅了!还好,这算比较宽松的“圈禁”。

    还没过分到关小黑屋那样的“屋圈”。

    仅仅这样景泰帝就满足了吗?那怎么可能!

    自己辛辛苦苦当皇帝,怎么甘心百年之后给侄子朱见深?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只比朱见深小一岁而已!

    那得多么小的可能性才会轮到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啊!

    景泰三年,景泰帝朱祁钰先生开始给朝中的重臣们,送礼。

    很熟悉的感觉吧,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两口子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也是巴巴地跑到长孙无忌家又是送礼,又是出言试探的。

    景泰帝在这种事上还真是不让先贤。

    朝臣们含含糊糊的,旁边却惹恼了景泰帝的正宫妻子,汪皇后。

    原因只有一个,朱见济不是她生的!是杭贵妃的儿子!

    母凭子贵,很可能杭贵妃就变杭皇后!

    再说了,汪皇后还年轻,又不是不能生了。万一生个皇子,那就是嫡长子,那就是妥妥的太子!

    所以,汪皇后下死力反对废掉朱见深,其实也不是心存仁厚,只不过是反对现在废掉朱见深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