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糖和盐可都是硬通货,是真正值钱的东西。 外人只知道秦湘会赚钱,就连对手对秦湘的了解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因此,他们看不起她,认为她只会开食铺,只会弄些乌烟瘴气哄骗女人的东西出来。 可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秦记的产业正以一个可怕的速度扩张着。 他们有的只是一间不起眼的小铺,卖的仅仅只是几块烧饼。但因为味道好,吸引了一大批的回头客。即便是熟客也无人注意,在下不起眼的招牌旁,分明有着一个小篆写成的秦。 当年从技艺堂出去的孩子,有的成为了木匠,有的成为了绣娘,也有的人学了手艺。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选择留下来,成为秦记的一员。 府城的技艺堂只是其一,但一间技艺堂每年培养的人才,已经有数百人。这数百人就像落入大海中的一滴水,眨眼间就毫无踪迹。可放在商场上,数百人经营的铺子,影响可就大了。 大的工厂如纺织厂,如服装厂,炼油厂,制糖厂这些,还有在秦记商铺中受欢迎的挂面、方便面等。 尤其是商铺中的方便食品,已经销往了其他国家。 秦湘从来没有大肆宣传过自己的杂货铺,那间占地不小,但藏在一条不出众巷弄中的铺子,每天迎来送往,皆是大宗买卖。 普通老百姓家中,也有可能有一把好吃的挂面。达官显贵家,也可能有一罐味道上乘的肉罐头。 比起摆在明面上的几家铺子,秦湘在决定创办商铺时,便将其隐藏起来。虽然有心人迟早能查到她的头上,但秦湘隐藏的本意并不是为了让人知道这铺子不属于她,而是另有打算。 “闷声发大财不好吗?”她一本正经的忽悠小雨,“像一茗居,在水一方这种类型的,就该大肆宣传,让所有人都知道才好。而像杂货铺这种性质,靠的就是好口碑。再说了,杂货铺主要接待的都是商队。要是哪天被普通人发觉,堵上门来岂不是耽误咱们赚银子。”新城 小雨昏昏沉沉的觉得这话好似有哪里不对劲,又想不出来。 殊不知秦湘暗暗吐了口气,心中感慨:孩子大了,不好忽悠了。 她哪里是另有打算,分明是把铺子开起来后忙得就给忘了。 要不是有一天杂货铺派人送来账册,上面的金额差点晃瞎了秦湘的眼睛,她估计还是想不起来。 毕竟,她开杂货铺的初衷也是……情怀啊。 没有穿越前,秦湘就幻想过。要是有一天她离开喧嚣的都市,就去找一座游客稀少的古镇,开一间杂货铺。铺面不用很大,但要整洁,摆满各种商品。而她,就在夏天的时候吹着风扇,看着新闻,照料自己的小铺子。夜里,便去隔壁吃一碗粉,多惬意。 只是最后她没有去开杂货铺,而是搬到了山上的老宅,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直到穿越到西延,她的小小梦想要实现起来就太容易了。 不过这时秦湘已经生出了一颗事业心,像那种开杂货过起退休老年人生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深谙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秦湘积极的拓展着自己的事业。 感激陈五六这位优秀的员工,深知一名工具人的必备要素,凭借在他在禁军多年的交际圈,成功的帮秦湘寻找到了她需要的人才。 空有一颗作画心,却没有一手好画技的落魄画师,成功的成为了在水一方的新晋设计师。 因为继承家业而苦恼,背起行囊做起游侠儿的青年,最终拿起算盘,撑起了一家杂货铺。 年老色衰才得以自赎的花魁娘子,洗去妆容,穿上男装,在田地间忙碌,管理了一家偌大的制糖厂。 像这样的人才还有很多,秦湘也不知道陈五六究竟是如何认识他们的。 要问陈五六,他只能说:“功劳可不是我一个人的……” 他为人仗义,遇到不平事总要管一管。不过在禁军多年,他早就是个老油条了,可不会和人正面起冲突。这些年他私底下里帮助的人有许多,因此陈五六虽然在上官那儿没留下姓名,但在下面人的心目中可是一位大英雄。 可以说,只要陈五六振臂高呼,绝对有人肯为他卖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