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怎么可能! 他是嫡长子,为何要弑父? 周幽王虽然昏庸,但是不仅仅是其父亲,还是其君王! 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为何《春秋》未明?! 汉家为何讲究三代之礼,不可废? 还不是因为孔夫子觉得贤明之世,莫过于此。 如今白明哲竟然说平王弑父! 为何孔夫子没有记录? 难不成失传了? 不!不可能失传! 褚大魔怔了,整个人瞪大眼睛,肝胆俱裂。 即便鲁国史书未记载,其他的诸侯国史官也应该记载吧? 为何他读过的古籍、董师教导之言中,只字未提? 按理说,这种违背大义,毁坏礼制的行为应该被儒家唾弃。 可事实却没有! 儒家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东迁洛邑再兴周! 如今白明哲声称周幽王没有烽火戏诸侯? 这……难不成史书上记载的完全错误吗? 他的世界观开始支离破碎,有崩塌之征兆,整个人浑浑噩噩的,意识不再清醒。 “贤,贤弟,慎言!如此大事,可不能编造!”褚大期期艾艾,断断续续地说道。 “兄长不信?” 褚大没有说话,而是摇了摇头。 他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今天白明哲讲的事情太过惊世骇俗,让他无心思考。 “那好!吾今日便引经据典,还原当年的真相!”白明哲信誓旦旦地说道。 从褚大手中拿过毛笔与竹简,蘸了几下墨汁,他迅速这下四个字。 “讳鄚如深!” 此乃《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中记载的一个词语。 唐改“鄚”为“莫”,所以讳莫如深即为讳鄚如深! 想要剖析周平王弑父的言论,非从此词入手不可! 因为讳鄚如深中,隐藏着一个被历史抹去的国家——鄚国。 为何鲁庄公家丑事,写出“讳鄚如深”一词? 其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史官不愿意提及鲁庄公家事,正如天下诸侯不愿意提及鄚国一样。 白明哲将这一个词展示给褚大,出生道:“此乃《春秋谷梁传》记载,兄长可有疑义?” 褚大摇摇头,道:“无!” 虽为公羊之士,但是为了反驳谷梁学派,他对谷梁传也有涉及。 所以一眼就看出这四个字的来历。 白明哲满意地点点头,道:“好!请问此词,褚兄有何看法?” “为何史官对庄公家事讳鄚如深?而讳鄚如深本身指的又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