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今白明哲贤弟为黎民百姓,调函谷关之粮,救济代国百姓,甚至以杀人成仁之志,布恩施于天下,此乃王道也!” 董仲舒没好气的说道:“哼!王道?其既非尼父,又非君王,又何谈王道?若仓廪不开,粮食运送至北方战线,在诸位将军的带领下,吾华夏故土定当收回!” “嘎吱……”董仲舒起身,打开房门,看着跪在屋外的出发,凌然道:“官不官,臣不臣,三代以来,有何王道至于斯?” 公羊的王道观念,和谷梁不同,他们认为,三代之后、第四代来临之前,至高的王道当为孔子!时王之流,仅为假王。 他摸着褚大的头,语气甚哀,“原本吾以为,汝此次跟随白明哲前往雁门会有所收获,没想到,目的地还没到达,汝竟然会先忘记儒家精髓。唉,吾对汝很失望!” 褚大俯首在地,不敢抬头,道:“弟子知罪。” 董仲舒调和了一下自己的心态,将愤怒压制,诚恳的说道:“褚大,汝心境不平,还是应该多熟读经典,从中领悟诸子之奥秘。否则,吾怎么放心将偌大的儒家交付与汝?” 褚大流着泪,跪在地上,颤巍巍的说道:“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自幼以来受到的教育,导致他不能够反抗恩师的教导。 所以无论董仲舒说什么,他都要听从。 不过即便如此,他已经做好了与白明哲一同赴死的准备了。 “哒哒哒!” “哒哒哒!” 忽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一名家仆捧着一卷竹简,大声喊着:“博士,博士,卫侍中信件!” “卫侍中刚才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件!” “卫侍中?他送信干什么?”董仲舒眉头一紧,抬起头,望着跑步前进的家奴,“速速拿来。” “诺!” 家奴跑到董仲舒身边,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将竹简呈上。 “哗啦。”竹片展开,董仲舒双手捧读。 竹简上的内容很少,仅仅用了一分多钟便读完了。 这一分多钟的时间,董仲舒眼睛从眯着变成圆滚滚的,表情从冷漠逐渐变得凝重。 闭上眼睛,长出一口气:“呼!” 褚大抬起头,小声询问:“师尊,卫侍中所为何事?” 董仲舒猛的睁开眼,凝视着眼前的这一个弟子,询问道:“褚大,吾问汝,寻吾之前,汝所在何处?” “回禀师尊,在此之前,弟子曾前往卫侍中府邸送信。”褚大如实相告。 “好!”董仲舒点了点头,并且鼓鼓掌,“好!” “咚!咚!咚!” 褚大连着磕了三个响头, “师尊,弟子可有错误之处?请您训诫!” “不!汝做的很好!”董仲舒咧开嘴,笑了。 褚大顿时心生疑惑,道:“师尊为何……” “汝可知信件的具体内容?” 褚大摇摇头。 董仲舒将卫青派人送来的竹简交给褚大,“汝读一下吧。” 褚大脸上疑惑神色不曾消失,捧着竹简,毕恭毕敬的开始诵读。 当看到三行,他眼睛直了,失声道:“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