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一会儿贤德殿上,大臣们纷纷的上朝了,姬发端坐在正中间,太公望直接高喊:“大王有令,今日不用朝拜。” 群臣一愣,纷纷鞠躬称谢。 周公直接开口说道:“陛下老臣占卜,文曲星横行,这是上天昭告我周国,要兴办学府,从而学习王化。” 太公望开口说道:“陛下,依据周公所言,老臣有一计献策,为不由周国各地的官府,纷纷的在衙内兴办学舍,然后选十岁以下的童子,纷纷进入里面学习,以此来顺应天命。” 群臣听了这个新奇的想法,一时间议论纷纷的,姬发听了以后,故作深沉的说道:“既然是上天的诰命,那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也好既然兴办学舍,有利于我周国的稳定,也是上天的安排,那孤王就遵从上天了。” 群臣鞠躬了一下,表示对周王姬发的敬重,而后姬发开口说道:“既然要下定决心兴办学舍,那么就必须教学的内容,而教学的内容就必须统一,以此来表示顺应天命的诚心,那么就需要有国策书简,用这些书简先记录教学的内容,而后分布给各地的衙门官府,以此来推行教化,如此一来的话,就可以各地学习的王化公平,无论贫富贵贱统统可以学习王化。” 群臣听了这些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一听他们的孩子也可以学习王化,一时间纷纷的高兴,纷纷的开口称赞了起来。 姬发看到群臣的反应后,心里面就有了底,于是接下来他说了一句话:“既然是我周国推行的王化,那么办学之资都由我周国国库承担,童子学习的费用一概不收,统统不要钱币。” “哎呀,拜谢周王,此乃利国利民之举。” “周王贤德,真乃是我大周之福。” “王化童子,利国利民我大周根基稳固了,我大周的未来有光明了。” 群臣们纷纷跪下,愿意遵从姬发的号令,周公和太公望相视了一眼,而后笑着看着姬发,三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一下,而后姬发站起来说道:“好,传王令,凡周国十岁以下童子,纷纷进入各地衙差,学习王化,不收取一分刀币,均由国库垫资。” 于是姬发命令国策书简处,会同周公和太公望,一起开始编纂起教材起来,按照姬发的意思,先是基本的扫盲,不需要太多的字,姬发以前的时代要求的是六千个字,那么就学习一千个字就可以了,因为姬发考虑到一个是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字,另一个就是考虑到学习的效率,以及实际的情况,因此不需要学那么多。 只需要够读懂编纂的教材就行了,因为姬发明白,一切要顺应当地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够逆势而为。 教材编纂的内容,姬发想了又想,于是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将这十年内,周国推行的王令看了一遍,让小孩子就能学习立即的王令全部都拿了出来,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周国有什么好处,让适合小孩子学习的,全部挑选了起来,然后就让编纂成了教材,如此一来教材的问题就完美的解决了。 “真所谓学为了百姓,学为了王化,学为了周国,如此一来不正可以实用嘛。”姬发笑了笑,感觉这会是一个好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