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重新谋划-《农家月色静怡人》


    第(2/3)页

    “嗯?”杜春莫名,她说什么了?什么说的没错?

    “你不会是想……”也不知道杜春想哪儿去了,惊得连忙坐直身体劝说道:“那个晚歌啊,我刚刚也就是瞎说的,咋真能做那种害人利己的事儿。咱们可跟他们那些缺心眼儿,没人性的人不一样。杀人放火,伤天害理的事儿咱们可不能做。做了就跟他们不一样了吗,这还有啥意思的。”

    “嫂子,你想岔了。”晚歌哭笑不得:“我们好歹也处了那么长的时间了,你看看,我像是那样的人吗?”

    尽管有一瞬间她真的动了那个念头。

    杜春也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咬了一口青枣:“我这不是怕你太那啥担心宋氿,然后走歪路吗。”

    有时候因为太过看重,也是容易走上极端。

    不过看晚歌的样,应该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放心吧,为了孩子,我都不会的。”晚歌摸着肚子,里头的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一般,轻轻的动了一下似是回应:“我不希望以后我的孩子被人指指点点,说闲话的。”她想给孩子的是明亮宽敞的哭,而不是阴暗看不清的未来。

    杜春赞同的点头。

    “那你刚才说……”

    “我的意思是郑家不只有郑丰一个儿子,郑家家大业大,谁不想分一羹。”

    晚歌告诉杜春,郑家现在当家的那位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郑丰主要管家里几间酒楼生意。二儿子不得喜只管着几间半死不活的布坊。至于三儿子志不在此,早年便出去游历,少有归家。

    现在明面上帮着主事的就是郑丰,至于二儿子郑裕丰,谁啊?哦哦哦,那个没什么作为的二少。这大概就是别人对郑裕丰的印象。

    处处被老大压,又不被讨喜看好,但凡是有点儿野心的人,大概都不会喜欢这样的。

    她们要是想郑丰闲停不下,郑裕丰是个可以好好利用的人。

    “那你想怎么做?”虽然有点儿被绕晕,但杜春大概知道晚歌的意思:“咱们该咋做?”

    这种事儿太打脑壳了,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利用的。唉,果然,她还是只适合在村儿里挖地种田,或者做点儿小本生意的。

    太复杂了。

    晚歌跟她一点儿一点儿扳开讲,现在郑家当属郑丰得意的,手下管着的几家酒楼不说比得过生意红火如福聚楼,却也差不到多远的。

    而不得喜爱的郑裕丰管着的几家布坊就不同了,不说盈利了,不亏就行。

    “你说说,要是有一天布坊的生意超过了酒楼,郑裕丰地位水涨船高,你说说威胁到谁,他又是否能够稳坐不愁?”

    现在郑丰不担心,不愁,那是因为他知道郑裕丰比不过自己。但要是有一天反转变了呢,怕是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郑丰。

    “那咱们也没法子帮他把布庄给搞起来啊!”杜春听得还是觉得头疼,你说要是她们钱多啊还可以帮忙买,可问题是她们没钱啊!

    你说找人买吧,好像也不太现实。

    “我想想。”晚歌在躺椅上晃着,脑子里飞快的思考着。

    卖布的,说白了人家看的就是你的颜色,你的花式,你的质量。都做好了,何愁没人买的。

    你看阮记,卖那么贵,都还有不少人抢着买的,就是因为人家布料好,上头的花式好看,颜色搭配好看做出来的衣服好看。

    “明天我们去郑家的布坊看看。”去了解一下布卖得不好的原因,后边儿才好对症下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