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关中之主-《东晋唐王》
第(2/3)页
“南边主要是应对汉中兵马,暂时来说的话,应该威胁不大,所以,人手可以少一点。而且,那些地方都离关中很近,一旦有事,骑兵必能及时赶到!我最担心的,反而是北面的地方!”王猛摇了摇头,说道。
“的确,北面虽有不少山川险阻,但同样有不少的道路可径直南下关中!尤其是苻秦势力跑到陇西,陇关之路不通的情况之下,只怕迟早都会注意到这上面来的!”李信想了一下,不得不点头同意这个说法。
长安之北的那几条山脉之间,地势相对缓和,相对来说阻碍作用就不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石门关以西新平、安定两郡,几乎是无险可守的地方。只要敌人守住了新平郡的两个县,几乎可以随时南下打到长安城来。
尤其是骑兵的速度,一个上午的时间大概就可以打过来了。这对于李信来说,简直就是卧榻之侧,当然不能够容忍。
“虽然是困难了点,但如今机会正好,咱们出兵占了新平郡两县,将长安以北给封锁住!同时,日后也可以从那里进出北地、陇西!在那里放上两千兵马,应该就差不多了!除此之外,故上郡襄洛、漆垣县等地,此时当无人占据,也可派人北上!只要占据了那一带地方,最主要的是秦直道所在的九岘镇关、沮源关,基本上来说的话,北面就已经是锁死了!”王猛提议道。
他所说的漆垣县、襄洛县等地,其实就是当初李信视察关中东部之时说的那个地方,后世的洛川县、富县、黄陵县一带。
而那个九岘镇关则是在后世的正宁县正北方向,雕翎关西北处五十多里的地方,乃是由后世的黄陵县入庆阳市的通道。当然,这个时候的话,其实是从上郡故地进入安定郡的东西通道。
而沮源关就更重要了,因为它是秦直道上的一处主要关口,位于九岘镇关正北一百二三十里的地方,就在后世庆城县的东北方向。从那里的话,向东可以直接进入上郡故地,而后北上的话,便可以一路到达北边的黄河岸边。
向西则可以直接到凉州秦州陇西之地,往南往北就是直接走直道北上朔方南下长安咸阳了。总的来说,这是重要无比的交通要道,如果这个地方落入了敌人之手的话,那么,对于关中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秦直道从咸阳出发,顺着子午岭山脊北上,从南到北分别是石门关、雕翎关、九岘镇关与沮源关。这四大关口几乎是连成了一道直线,将整个子午岭东西两侧给分隔了开来。
“唉,听你这么一说的话,咱们这关中简直就是四面漏风之地,哪里来得山河险固呢!”听到他这建议,李信不由的摇头苦笑起来。
“事虽繁杂,但不得不做,如今咬牙做了,将来必能省很多的事情!”王猛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艰难与耗费了,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华山军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你说的有理,既然如此,我派两营人马去拿下新平!同时,在沮源关放八百人,九岘镇关放二百人,而后在沮源关以东的襄洛县放置一千人,想来便足够了。这些地方可以互为倚助,一旦有战事发生,便可以相互支援。同时,有秦直道在的话,咱们的骑兵也可以迅速前往支援他们。”盘算了一下之后了,李信做出了决定。
如此算下来的话,最后还剩下了大概九千人马左右,这还是包括了那些伤病员在内的。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马出来。毕竟,连番作战之下,损失也不小,如今的伤病营里已经是躺着三千多人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