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兴军之策-《东晋唐王》
第(2/3)页
与此同时,对于士兵们的待遇也在不断的提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了平时薪饷与战时薪饷的制度,也就是说,一旦大战期间,士兵的军饷是会比平时要更高的。
再有一个,便是对于士兵的抚恤制度,如果士兵战死之后,他的子女将由官府培养直至成年。而一旦立功的话,不但是可以得到提拔与晋升,还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勋田,而勋田是不用缴税的。
借鉴后世的经验,对于有亲人参军的家庭或者是牺牲士兵的家庭,都必须由兵部制匾嘉奖,以此来提高华山军士兵们的荣誉感。
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的士兵地位真的不高,比起将领们来说,那是差得远了。这都是九品中正制施行之下,造成的一个极大弊端。毕竟,一切上升的通道都得看门第郡望,普通的人哪里有资格位居上游呢!
如今的江左便是如此,想那谢安的兄长谢万,领军之时说手下的将领们都是劲卒,便让那些将领们恨得不行。毕竟,在这些将领们看来,自己都是出身高门显贵,岂能被称之为卒呢!
所以,后来谢万大败之时,这些将领们甚至因此而想要将他给干掉。由此一点便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个时代当兵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情了。如果不改变这个风气的话,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大打折扣。
如果这些措施都得以施行,对于激励士兵们英勇作战,将起到一个巨大的作用。即便是华山军的兵员人数要比其他势力更少,但一旦开战之后,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虽然说王猛他们也十分的注重军队之事,但是面对着李信如此大刀阔斧的计划,也是感觉到了十分大的压力。所以,过程之中曾经提醒李信,想让他慢慢的来施行这个计划。
不过,李信却是另外的一个想法。他认为,打仗这种事情必然不会是永远的,自己的军队战斗力越强,那么,所需要的兵员就会越少,同时,战争就会结束得越快。
如此算来的话,其实整个计划执行下来并没有太大的压力。甚至于可以说,比起之前那一套来,反而还是减轻了不少的压力了。
这个计划便是如同大纲一样,负责参与制定的王猛等人,从二月开始,便开始按照着这个计划逐步的实施了。虽然有大的方略在,但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就得好好的处理一下了。
如此一来,大将军府下的各部门自然是变得异常的忙碌了起来。相反,李信这个最高领导反而是就此轻闲了下来,得以有时间再次投入到不破军与飞龙骑的训练之中去。
不破军的训练倒是没有什么说的,经过这大半年的训练之后,已经是差不多成型了。现在差的,一个是装备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实战的问题了。
相比之下,飞龙骑的训练进度就要慢了许多了。毕竟,战马的调~教就是一个问题,幸好,挑选出来的骑兵都是经验丰富之人,这个过程便可以大大的缩短了。
飞龙骑在训练的过程之中,还在不断的摸索着,比如对于兵器的使用,就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毕竟,对于骑兵而言,光有战马还不够,还得有一件相匹配的兵器,用来充分发挥出骑兵的威力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