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桓温的担忧-《东晋唐王》
第(2/3)页
听到这话,郗超仿佛是松了口气一般,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得轻松了许多。他倒是不怀疑李信会骗自己,毕竟,李信所说的那些道理,他自己也明白。如果是换了自己在对方的位子上的话,恐怕也是会有一样的决定的。
“我看你好像很高兴!怎么,桓大将军不希望我归顺朝廷,与他同殿为臣么?”李信看到他的表情,心中顿时是起了好玩之心,便问道。
“嗨,当然不是了!说实话,整个朝廷之中最希望大将军归顺的,恐怕非桓公莫属了。既然大将军不欺我,那在下也就说句实话吧!桓公所虑者非是大将军你愿意不愿意归顺的问题,而是归顺之后可能会造成的其他影响。”听到这话,郗超顿时是有些尴尬的样子,连忙摆手道。
“哦?你详细说说看会有何影响!”李信很是感兴趣,靠前了一些,追问道。
“大将军当知道,如今桓公在江左乃是位高权重之人,执掌大江上游权柄,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矣!说句不好听的,真乃权臣是也!如此人物,古往今来鲜有不招忌者!自从晋室倾颓,寄寓江左以来,不少的贤人达士,皆以恢复故国山河为己任,一心想着再返帝京,收复旧山河!桓公便有此想法,每每与余论及天下大势,莫不愤然慷慨,痛心疾首!”沉吟了一下,郗超叹了口气,说道。
“国土沦丧,胡虏肆虐,至今已有近百载!黎民受苦,生灵涂炭,有志者岂能不思及此事!桓公有此志向,李某佩服!”听到这,李信不由的点头称赞道。
不管桓温是不是真的想要一统天下,想要恢复旧日山河,至少整个江左朝廷之中,他是最有行动力而且做得最有成效的那一个人。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的话,李信便得给予他一个肯定之词。
“是啊!然则朝廷之上,如车司空等大臣们则是不一样的想法。他们在江左多年,早已经是失却归心,不再想着恢复帝室,重整山河了!每日里只是清谈好道,故作高雅而已!对于他们而言,老老实实的待在江左之地,守着这点国土便足以。如此一来,他们与桓公自然是不相容的。桓公历次征伐四方,他们便没有少在后面阻拦。不过,碍于桓公之威势,他们也不得不暂时屈从罢了!”郗超点头道。
“如此说来,桓公是担心车司空他们拉拢我来对付他了?”李信其实早就明白江左朝廷的想法。
“不错!若是大将军真的归顺了朝廷,那么,必然就得接受朝廷的诏令行~事了。而如今的朝堂之上,说得好听一点乃是陛下亲政,但明眼人都知道其实是由那帮王公大臣作主。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再容不得桓大将军的话,到时候一纸诏令命大将军征讨桓公,大将军该如何自处呢?”郗超说出了桓温真正担忧的地方。
归顺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已,虽然说听调不听宣的情况也是平常,但就得背上一个不好的名声。如果是这样的话,何不一开始就不要归顺呢。
桓温的实力在江左朝廷之中是无人能及的,至少,其他的那些地方势力,兵力都不如他强大。但如果华山军进入到了江左的体系之中的话,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如今的华山军是能够对桓温势力形成真正威胁的,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华山军的加入必然会打破桓温在江左朝廷之中一家独大的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