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如何应对-《隋末霸主》
            
            
            
                
    第(2/3)页
    有证据显示,他们已经改良出了射程更远,使用更方便的床弩,以及射程不变,却更容易制作,使用更省力的新式步弓等等。
    又比如铅笔,这一种很方便的书写工具就是他们发明的,因此,很可能那震天巨响也是他们新发明出来的破城工具。
    一念至此,李渊的脸色不禁有些难看,他也曾仿照同盟匠作学校的模式在太原建立了一个匠作工坊,可惜却因为奖励措施的缺乏,并没有产生太多的作用。
    在东莱,苏尚规定,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对现有的兵器,或者百姓平常所用的各种工具加以改良改进,又或者发明新东西等等,都会得到同盟军的重赏。
    而且苏尚还制定了一个分级标准,会按照这些技术、发明产生的军事作用、社会作用而分级,等级高者,不但会赏钱,更会奖赏土地,甚至连封官封爵也有过。
    而在太原,李渊只能提供一些金钱奖赏,甚至连金钱奖赏也不是很多,毕竟他还需要大量的钱粮来供养军队。
    至于土地官职什么的,在世家门阀的反对下,更是什么都没有,按照他们的说法,发明什么的都是一些杂学,匠师什么的更是卑溅职业,他们没有资格获得土地奖赏,更没有资格封官封爵。
    只有少量的金钱,根本不足以调动匠师们的热情,那些匠师根本就不会额外花时间去研究那些东西,甚至有独门手艺的也不愿意公开。
    毕竟一旦公开,自己不但没能获得多少利益,却会因此而缺少独门手艺,而一旦失去独门手艺,他们就会失去优势,从而导致自己的重要性大失,劳动量大增。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渊设立匠作工坊两年来,除了刚开始有过两次改良战刀锻造工艺的出现,之后就再没有什么作用了。
    其他人闻言同样是脸色变幻,虽然他们也不是很相信,但目前除了这样的解释,根本就找不到其它合理的解释,他们谁也没有见过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发出巨响后便能攻破那重达数千斤的城门的。
    众人一时都有些沉默,半晌后,李渊扫视众人一遍,缓声道:“看来各位也是这样猜测的,既然如此,一旦此事为真,那它带来的后果想必大家都能想得到,大家都说说吧,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是的,他们都能想得到,一旦猜测成真,那其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同盟军的战力原本就已经够吓人,在同等的数量下,其它的义军,包括唐军在内,都难以正面匹敌他们,也唯有依靠城池才能保留一些胜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