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李世民观书院(二)-《贞观帝师》


    第(2/3)页

    刘信点了点头,继续讲起自己的课程来:“咱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九章算术》中之所谓‘盈不足术;,便是一次差内插。今日咱们在这基础上所学之物,即为二次差内插,无论几次差内插,诸君且记住,皆是利用等比之关系……”

    李世民听的一头雾水,压低了声音悄悄向夏鸿升问道:“夏卿,此人是……”

    “回陛下的话,这位先生名曰刘信,乃是前朝大才刘焯之子,继承其父于算数及天文之学,如今在书院之中教授算学及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夏鸿升同样压低了声音,对李世民说道。

    “刘焯!”李世民吃惊的看看讲台上的刘信,说道:“朕知道他!”

    李世民站在后面听了一阵子,然后也不打扰,便悄悄退了出去。到了第二间教室里面,又推门进去。

    台上的人却是乐台后来带来的墨家后学中的一个墨者,没见过李世民,见有人进去,看是夏鸿升领着,是以也没有什么反应,继续讲着自己的课:“……什么叫做‘争彼’呢?就是对于一个矛盾问题之中的是非。举个例子来说,如针对同一动物,甲说“这是牛“,乙说“这不是牛“,两人互相辩论,甲要证明这是牛,乙要证明这不是牛,就叫做‘争彼’。这种争彼是不俱当,必或不当的,也就是说,甲和乙的观点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用山长的定义来说,这争彼就相当于矛盾律的内容……”

    “这朕倒是听出来了,讲的是墨家的学说。”李世民又低声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墨家的学说里面,有一部分理论对于学子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很大的用处。”

    李世民从那间教室里面退出来,站在外面对夏鸿升说道:“泾阳书院的课程似乎很杂,所有的学子都要学这些东西?”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因为现在的学子根本没有一丝格物所需的基础,所以他们只能将这些全部都学了。打下了基础之后,就会由学子们依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擅长,自己选择主修的课程,专门学习某一门学科,进行精研。现在的学子没有基础,还不具备往单独一科进行深研的条件。其实,这些东西应该是更加年轻一些的时候所学习的。学过之后,学到了他们的这个年纪,就该对格物的不同方面和方向有所了解,进而从中挑选自己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某一个方向了。术业有专攻,贪多嚼不烂,全才是很少的,大多数学子,因其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天赋,所擅长的方面也是不同的,书院理应给他们不同的选择,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自己所喜欢或是擅长的领域内得到更深层次的教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