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几年,青春类型逐渐泛滥,台湾有《那些年》,内地有《初恋这件小事》、《匆匆那年》等等… 甭管口碑咋样,至少票房都很卖座! 钟丽芳还是很有眼光的… 她想做几部香港的青春片! 原时空,这个阶段诞生了《狂舞派1》、《狂舞派2》… 没错,只有《狂舞派》… 因为这个电影没有找到内地发行商,只能在香港上映——主演是蔡瀚亿和颜卓灵,谁知道他俩是谁? 不是说港片必须要古天楽、刘青云、张家辉、任达华、吴镇宇、林家栋组成连连看阵营,而是只有他们出演,外部市场才会买账! 很现实的… 不过,钟丽芳既然要做,那就让她试试好了… “成本要控制好…实在不行,可以做校园性喜剧,到时候剪两版,上映那版干净点儿,大尺度版本直接卖给PPTV…” “校园性喜剧?叁级片?” “现在谁看叁级片?我说的是类似《美国派》那种…” “《美国派》?”钟丽芳很好奇:“你怎么会想到这种类型?” 陈曦叹气:“前段时间,我们盘点影史出名的系列片,《美国派》是其中之一…但这类电影不可能出现在内地银幕上,就挺可惜的!” “可惜?四部过十亿的电影,全都是你们的,你还想怎么样?” “这不是居安思危嘛!”陈曦解释:“我们需要开发新的路径…” “新的路径?” “形式主义题材的电影还有科幻片、军事片…” 钟丽芳疑惑:“科幻片和军事片我可以理解,现实主义题材?” “学习韩国电影,现实主义+类型化,不触碰现实内核,只描写现实…” “类似《熔炉》?” “对!” 《熔炉》这个电影,善恶对立鲜明,人物脸谱化、标签化甚至奇观化展示虐待过程… 所以,《熔炉》在电影上来讲,只是一部情绪宣泄的东西,即便被誉为‘改变现实的电影’,韩国几大电影奖项,一奖未拿! 但…它的票房很好,在内地也很受推崇,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现实主义题材在很多时候连情绪宣泄都是一种奢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