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的话,让身前的沈远面上露出一丝遗憾之色。 “陶师,你的修为那么高,先天境对你来说很容易啊,说不定——”沈远的声音被陶允抬手打断。 陶允摇摇头,面色淡然的开口:“我等谪凡修仙者都是一世蹉跎之辈,也就比你们多活些年岁罢了。” “我已经活够了,该我担的罪责,我不会逃脱。” 他看着沈远,压低声音:“至于你,我已经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 怎么安排? 安排什么? 沈远微微一愣,正想开口问,却见天牢之中一片嘈杂声传来。 “所有参与裕王谋反案的同谋都要单独关押。” “永州之乱乃是武王与永州叛军勾结,将谢必送到供奉堂提审。” “永州叛军之中的那些获罪之人都带走。” 纷乱身影而至,沈远和陶允都被身穿黑袍的供奉堂高手锁拿,还有穿着单衣的谢必,一同扯着往天牢之外去。 永州之乱,是武王与叛军勾结? 什么意思? 沈远面上露出茫然。 何时有这样的说法? 谢必双目之中闪动一丝深邃,将头低下,被身边的军卒拖着扯出天牢。 天牢之外,数百黑甲军卒列队等待。 一位穿着淡紫色朝服的老者面上带着丝丝笑意,看向谢必。 “谢将军,别来无恙?” “你不会不认得老夫了吧?” “你往兵部述职,几次升迁都是老夫经手,这一次,”老者面上的笑意收起,看着谢必,“怕是最后一次了。” 谢必不说话。 老者轻轻摇头,然后压低声音:“你麾下张玉成已经承认,永州之乱,是武王赵城筹谋,携功自重。” “你若是认了,你谢家满门可无罪,若不然,你妻儿,皆斩。” 武王筹谋? 怎么成了武王筹谋? 沈远抬头,面上透出疑惑。 谢必缓缓抬头,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须发蓬乱,双目之中却有精光。 “构陷武王赵城谋反?” “我谢必自己反就反,何须去攀扯他人?” “你们那点腌臜事情,别往我谢必身上牵扯。” 他的声音洪亮,周围的军将,狱卒,还有永州军那些被押出的叛军军将都听清清楚楚。 那位兵部主事面色寒了下来。 “陶先生,是老谢对不起你。”谢必看到陶允,轻叹一声。 他看一眼沈远,遗憾转过头。 陶允双目之中闪过一丝好似剑光的晶亮,看向前方长街的尽头。 那边,身穿月白长袍的章立缓步前行。 陶允目中透出笑容。 “沈远,你不是一直说不曾见我施展真正的仙道剑术?不曾见剑仙风采?” “今日,我让你看看什么叫剑道之仙。” 陶允的声音响起,让天牢之前的黑甲军将全都神色大变。 那几位原本扯着锁住陶允手脚精钢锁链的军将刚准备出手,陶允身上一道闪耀剑光直接升起。 “仓啷——” 长剑震鸣,剑光冲霄! 这剑长三尺二寸,通体清寒,满布云纹。 剑在陶允身前一丈悬浮,轻轻一转,便将锁住陶允的锁链全都斩碎。 如同切开豆腐一般,触之即碎。 几位牵扯锁链的军将浑身震颤,摔飞出去。 仙道之剑,飞天而动! 陶允伸手握住手中剑,一步步往前走。 “我有一剑,苦修百年。” “业精于道,从无荒废。” 青色的剑锋之上,闪耀的剑光横扫,一丈剑气直接将那些想要抵挡的军将连人带兵器战甲全都斩断。 一剑而断,无丝毫拖泥带水。 沈远瞪大眼睛,口中喃喃低语。 武道之剑或刚劲或轻灵,或招式灵动,或一招一式势大力沉。 可此时所见,这仙道之剑圆转随意,人与剑合,肆意挥洒。 如此出剑,当真畅快! 这,就是仙道之剑。 这,就是剑仙! 看着陶允身上急速攀升的灵气真元,却快速枯竭暗淡的气血,沈远红了眼眶。 这一剑,是陶允教给他的最后一剑。 陶允一步一剑,只要有阻道之人,无论兵甲,尽皆斩碎。 血染剑锋,真元与灵气浩荡,化为一道风卷。 剑与灵气相合,圆转灵动,好似飘飞。 远处的阁楼之上,公孙久双目之中尽是流光:“好剑,好剑……” 他身旁,手中握着长剑的黄仙玉面色凝重:“以战意凝聚剑道之意,这就是仙道剑修?” 黄仙玉抬头,看到对面的楼阁露台,身穿青袍儒衫的身影迎风而立。 “东方镜也来了。” “但凡爱剑之人,怎能不来。”公孙久口中低语,眼睛都不眨一下,紧紧盯着陶允手中的剑。 “轰——” 陶允手中剑斩开面前阻道的战车,一剑带出三丈锋芒,满身灵气烟柱直上十丈。 他身前,再无一人阻道。 唯有两丈之外,立在青石路中间,背着手的章立。 “这就是剑道。” “章兄弟,我这酬劳,够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