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女人事,还是要由女人来解决。 自唐宛眉接任景明社社长后,接连数日,景明社社员无一人生事。 更无人在茶馆聚集,听到辱骂苏良者便出面呵斥。 她们选择默默守护苏景明。 包拯都不由得感叹:景明真是好福气! …… 六月初一,变法司正式颁行免役法。 役,即徭役。 乃是朝廷赋予百姓的强制性无偿劳动,如:修城、铺路、开挖运河、种植树木、防卫乡里等。 历朝历代,徭役和赋税一直都是压在百姓头上的两座大山。 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会喊出“轻徭薄赋”的口号,但真正能做到的几乎没有。 这次在全宋施行的免役法,与齐州的免役法还有所不同。 首先,朝廷出具了数条法令减少徭役类型,尽可能由当地厢兵承担各个地方的劳役任务,减轻百姓负担。 其次,取消了近九成享有免役特权的人群。 而后,州、府、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所需经费,均按照户等高下分摊(类似当下个税,钱多者税多)。 另外,考虑到一些穷民佃户的情况。 朝廷同时设立两种选择:可缴纳免税钱;亦可不纳钱,依旧充役。 百姓觉得哪项合适,便可选择哪个。 地方官员皆不可为征收免役钱而强制执行。 此法意在将百姓从繁琐的劳役中解放出来,不但使得百姓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也能使得国库增收。 免役法与青苗法的利弊几乎一样。 利朝廷,利百姓,但是损害了很多拥有免役特权的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 不过,当下的官僚阶级因官员百日考成策,被整治得服服帖帖,根本不敢大声说话。 地主阶级几乎是与官僚阶级共生。 他们知晓此乃国之大策,再加上在商贸上对他们有所扶持,也不敢发出任何反对的声音。 …… 免役法颁行后,全宋各地即刻执行,立竿见影。 开封府率先开始行动起来。 不到三日。 开封府便罢衙前八百余名劳役,周边四县放乡役数千人。 役者皆欢呼散去。 每一次变法条令落地,最兴奋的便是百姓。 赵祯多次在乡下微服私访,听到百姓对新法的赞叹之声,都尤为高兴。 他觉得自己在全宋变法后,才真正懂得了如何当一名圣明的君主。 只要稳住天下民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