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雪如席,纷纷扬扬。 足足下了两天两夜,田地里面的水分足足的。 汴京街头,诸多犯了“文青病”的书生士子们,互相分享着自己何时已“死”以及打算如何苏醒的计划,甚是热闹。 而汴京城书铺书摊最畅销的便是苏良的文章语录,排名第二是苏洵的《老泉文集》。 …… 腊月初十,天气晴朗。 苏良休沐在家,与一对儿女正在玩耍。 就在这时。 吉叔来报,大理国特使段天海递来拜帖。 苏良不由得一愣,对方在他休沐之时来家拜访,显然是私事。 但他与大理国特使并不相识。 他想了想,道:“备茶,我亲自去迎接。” 当下,大理与宋的关系还算不错,双方的民间贸易也较为频繁。 近两年。 大理国见大宋发展较好,多次提出内附,想要成为大宋的藩属国。 不过皆被大宋婉拒了。 大理请求内附,乃是因其内部较乱,段氏皇族与外姓的争斗较为激烈,段氏意在大宋能为他们正名,且解决内乱。 大宋不愿趟这趟浑水。 片刻后,苏良迎到大门口。 一个白白净净,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人大步走了过来。 “大理特使段天海,久闻苏御史之名,今日唐突拜访,还望见谅!” “来者是客,段特使,里面说话!” …… 当即,二人寒暄着进了前厅。 段天海与苏良闲扯了片刻后,终于入了正题。 “苏御史,在下道一句冒昧的话语,你可有再娶妻的打算?” 苏良不知他何出此言,面色有些严肃地说道:“段特使,此话确实很冒昧。我已有良妻,且有一双好儿女,为何要再娶?” 段天海从怀里拿出一份花笺。 “苏御史,实不相瞒,数日前,我家五公主在国子监听你授课时,对你一见钟情,今日托我说媒,欲嫁伱为妻,这是五公主亲自列下的嫁妆,你看一下。” “啊?” 苏良有些懵。 他本以为辽人夏人很憨,没想到大理人竟然也这么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