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日黄昏。 鸿胪寺卿左有鼎便告知大理特使段天海,官家认为苏良与五公主之事乃是私事,他尊重苏良的想法。 段天海听到此话,不由得心凉了半截。 他追问苏良如何想,左有鼎直言让其去寻苏良。 既然是私事,那自然要经由苏良之口告知大理五公主。 大理五公主知晓此事后,甚是不解。 她没想到此等良策竟未成功,没想到大宋官家竟然没有立即应下此事,而是选择尊重苏良的想法。 她等待着,等待着苏良给她一个确切的说法。 若苏良拒绝她,那大理与大宋的梁子就算结下了。 …… 苏良并未直接去找大理五公主。 他知晓。 此事若在私下讲,难免会再生波澜。 汴京城的百姓们必然又会传出诸多说法。 他准备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拒绝大理五公主,也给汴京城所有百姓一个明确的交待。 …… 腊月十六日,刘记书铺。 一竹筐一竹筐带着墨香的小报从后院抬到柜台。 而此刻。 汴京城三十多个书摊主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他们皆面带兴奋,有说有笑。 每个人都笃定。 仅凭今日的买卖,便能过上一个大肥年。 因为刘长耳告诉他们:今日小报,将刊登一篇苏良的新文章:《与大理五公主书》 仅听到此名。 众书摊主便知此小报必将卖脱销。 书摊主们除了购买刘记书铺的小报外,还聘请了诸多抄手。 一旦拿到刘记书铺的小报,便会有人将苏良的文章抄下来,单独售卖。 刘长耳并不抵制这种盗版行为。 因为即使这些人不做,其他买到小报的人也会如此做。 还不如让这些人多赚些钱。 小报,比的是实效性。 先卖者吃肉,后卖者喝汤,若众人皆知消息后再买,那就是卖一堆废纸了。 很快,小报便分发完毕。 书摊主们驾着马车分别驶向各个街道,他们下面还有一群书摊主在街头等货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