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月初二,午后。 苏良一行终于抵达了京东东路莱州掖县。 掖县县城主街道上商铺林立、车马如龙,甚是喧闹。 掖县乃莱州治所,当地一般唤作掖城。 此地,商周属古莱子国,春秋时始属齐,汉置曲成县。 后来才演变成了掖县。 大宋的县一般分为京、望、上、中、中下、下,六个级别。 掖县位列第二等,为望县。 其之所以如此繁盛。 一方面是因拥有丰富的矿藏,尤其是金矿。 另一方面是这里的渔业、玉雕与石雕也相当发达,且因北部临近莱州湾,海运贸易诸多,商品根本不愁出路。 苏良并未急着前往淘金人的集结地——县东二十五里外的罗峰镇。 而是先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除了十余名龙羽军护卫苏良安全外,其他人都分散开来,探听消息去了。 对龙羽军士兵来讲,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 他们倍加珍惜。 苏良则是坐在屋内,认真研究起这几日士兵们传回来的情报。 当下。 莱州州衙和掖县县衙的官员们。 只知朝廷已派遣台谏官苏良来此监察,但并不知苏良带来了五百名龙羽军。 台谏官本就有监察地方之责,苏良得此差遣,实属正常。 …… 入夜,客栈房间内。 苏良将一厚摞文书放置在一旁,心中对掖县的情况已有了七八分了解。 当下。 罗峰镇的罗山上,集结了有一千三百余人。 这些人已在多个金穴处住下,吃喝皆不离金穴。 并称朝廷若不答应那两个条件,他们便以命相阻,使得任何人都无法开采金矿。 这些人手中还有武器。 目前苏良所知,除了朴刀、短刀、长枪外,他们还有数百张硬弓。 淘金这个行当,容易遭贼惦记。 淘金者又大多擅于冶炼,故而都备有兵器。 宋初,朝廷明令禁止百姓持有兵器,但在真宗之后,民间尚武之气渐浓。 朝廷的管制也就宽松了一些。 像汴京城内,还有弓箭社、长枪社和大刀社等兵器类社团。 只要不私造甲胄、破坏力强大的弓弩,其他类型的兵器只要向当地衙门登记,便能持有。 这些人依靠着手中的兵器,完全有与当地官衙对着干的能耐。 并且这些偏远地方的坐地户。 向来不惧这些最多干三年便会调走的官员们。 他们很聪明,总是游走在宋刑统的边缘。 …… 在这個行当。 很多底层淘金人每日也不过是赚百文的辛苦钱罢了。 真正赚钱的乃是组织采金人开采金穴的采金商人。 这些采金商人。 靠着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做事手腕,一边吸朝廷的血,一边吸底层百姓的血。 赚得盆满钵满,简直就是行业毒瘤。 朝廷若不将他们从采矿行业除去,他们甚至能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将风火雷都捣鼓出来。 到那时,朝廷就更难收拾他们了。 很快。 苏良便锁定了两个名字:罗家父子,罗忠,罗蛮蛮。 罗峰镇最大的采金商人便是这对罗家父子。 罗山上能集结一千多人,与这二人绝对脱不了干系。 罗家三代皆是淘金商。 除了淘金外,罗家还涉猎客栈、酒楼、当铺、勾栏等多种行业。 可谓是一方巨富。 这父子二人,一文一武。 罗忠擅于谋略,被称为罗大官人。 曾经,罗山淘金,皆是沿溪取砂以木盘淘得之,收效甚微,且非常费力。 是罗忠改进了淘金方式。 “选大木,锯剖之,留刃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著锯纹中,甚易得。” 罗蛮蛮,为人狠辣,耍的一手好枪法,有以一敌十之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