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七月十八日,午后。 艳阳高照,天气炎热。 汴京街头,蝉声阵阵,街头巷尾皆是饮子摊贩的叫卖声。 路上的行人比往昔都少了近一半。 垂拱殿内。 角落里足足摆放着四个大冰盆。 但赵祯与诸相公的额头上仍是布满细细密密的汗珠。 赵祯坐在御座前,面色焦急,不时看向一旁悬挂着的,苏良的御史官服。 众相公则是不断地望向大殿门口。 当下。 他们已知雄州城战事已起,但并不知结果如何。 富弼每隔一日都会呈递一份军情急奏。 今日的军情急奏,汇报的应是两日前的事情,按照时间点,差不多应该到了。 此战,乃是自澶渊之盟后,大宋与辽国的首战。 意义非凡。 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宋的国运与变法进程。 若赢,对大宋有百般千般好。 若输,那将非常糟糕,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 就在这时。 门口的一个小黄门高呼道:“官家,急脚递来了!” 唰! 君臣同时站起身来。 很快。 一名驿兵手捧一份羊皮包裹的文书跑了进来,道:“官家,边关急报!” 门口的小黄门迅速接过文书,拆掉外面的羊皮包裹,将其呈递到赵祯的面前。 赵祯心情忐忑。 在即将打开文书时,突然又停了下来。 众相公也都屏住呼吸,一动不敢动。 赵祯犹豫了数息后,缓缓将文书拆开,然后认真地看了起来。 不多时。 赵祯双手颤抖,眼眶隐隐有泪光浮现。 众相公都紧张起来。 一旁的张方平、宋庠甚至已想好了安慰赵祯的话语。 “吁——” 赵祯长呼一口气,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激动地说道:“雄州大胜,龙羽军活捉辽军主帅耶律重元,富彦国与苏景明立大功了!” 说罢,赵祯将文书递给了一旁的首相文彦博。 文彦博等相公围聚在一起,认真看起了文书。 当看到雄州守兵主动出击,以轻骑兵对辽国攻城兵造成杀伤,然后又以重骑兵冲击,活捉耶律重元后,都不由得兴奋起来。 他们想到的最好结果就是,大宋小胜,将敌方打退。 没想到,不仅大胜。 还将敌方主帅、辽国皇帝耶律宗真的亲弟弟耶律重元生擒了。 这对一向卑微求和的大宋而言,实在太解气了。 几乎是一战翻身。 “官家,岁赐可废,岁赐可废啊!我……我大宋终于不用忍受这番屈辱了!”文彦博一脸激动。 “官家,组建重骑兵的策略实在太正确了,官家日后若欲增加重骑兵,臣想尽一切办法也会凑够军费!”三司使王尧臣拱手道。 这一次,能活捉耶律重元,五百龙羽军功不可没。 张方平站出来说道:“官家,耶律重元被抓后,辽国必然会遣使来谈。接下来,我们就占据绝对的优势了,臣建议,立即拟定新契约,废除岁赐,保留榷场,避免发生全面战事。” 赵祯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时。 范仲淹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废除岁赐只是此次谈判的底线,依照辽国目前的情况,根本不敢再战。” “臣建议,先不拟定新契约,可待富相与景明与辽谈判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再做定夺,有他们二人在,我们不会吃亏的。” “臣附议!”吴育站了出来。 “臣亦附议!”曾公亮也站了出来。 赵祯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朕明白你们的意思,咱们就先不拿主意,一切待谈判后再说。” 往昔,朝廷严控军权,使得征战的将帅无法自由施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