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一月初五,天气晴冷。 汴京城街头的小报头条皆是赵祯赏赐苏良飞白书的消息。 苏良本以为自己会得到一个“大宋张子房”的美誉,哪曾想百姓更喜欢称他为:跳河御史。 他这一跳。 不仅使得裁官之策能顺利进行,也让汴京城的各个瓦子彻底火了。 一座座勾栏里。 无论是表演说书、唱曲、说浑话,还是杂扮、皮影、滑稽戏。 只要表演内容与苏良有关。 那都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就连青楼里卖艺卖体力活的姑娘,与顾客聊一聊“苏良跳汴河”的细节,都能多得一份奖赏。 三司使王尧臣更是笑称:苏景明一跳,可使得汴京城冬月的商税至少增加三成。 与此同时。 变法司颁行《省官名录·汴京篇》的消息和朝廷瓦解“官员以投河反对裁官之策的阴谋”也陆续传往各地州府。 变法司官员们一边通过驿站信箱和各地路官了解着地方官员的反馈。 一方面开始拟定地方官员的裁官细则。 此次全宋裁官,至少会持续两年。 而科举改制和门荫条例更是永久性发生了改变。 令变法司众官员欢喜的是—— 朝廷将汴京城的反对裁官者压制,且判处了户部判官崔宏和殿中丞丘裕斩刑后。 地方官员都非常老实。 目前还未发生过官员聚集闹事或借此事引发的动乱。 …… 十一月初八,近午时。 两府三司诸相公,台谏主官唐介、欧阳修,变法司诸官,还有知开封府包拯收到官家口谕。 今晚,官家将在集英殿设曲宴,款待众臣。 所谓曲宴,即皇帝私宴。 参与者多为朝堂近臣、宗室外戚、有重大功绩的将帅等。 与正式宫宴不同的是,曲宴不拘泥形式,气氛活泼,群臣皆可畅所欲言。 官家设曲宴一般都会有一个由头。 比如:赏花钓鱼宴、观书宴、赏字宴、喜雨宴、赏雪宴、观稼宴等等。 说白了,就是闲聚之宴。 而此次曲宴的由头,较为另类。 名为:笋蕨馄饨宴。 笋蕨馄饨,乃百姓日常食物,在州桥旁的食店,十五文钱便能吃上一大碗。 …… 变法司内。 王安石听到“笋蕨馄饨宴”这个名字时,不由得有些疑惑。 他看向一旁的苏良和司马光。 “景明,君实,虽说当下是冬月,又临近冬至,该是吃馄饨的时候了,但官家将曲宴如此命名,应该没这么简单吧!” 大宋文人,向来爱玩文字游戏。 说话作文总要绕一绕弯子,猜一猜谜语,增添一番雅趣。 君王与官员也不例外。 官家将曲宴之名命名为笋蕨馄饨宴,显然不会是请众臣吃一碗笋蕨馄饨那么简单。 曲宴之上,君臣畅聊。 若是不知宴席的主题,那就贻笑大方了。 苏良和司马光皆是一愣。 二人没想到向来聪慧的王安石竟然被如此简单的题目难住了。 二人略一思索,也觉得正常。 王安石向来对吃穿不讲究,笋蕨馄饨已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苏良与司马光相视一笑,准备逗一逗他。 司马光率先道:“介甫,如此简单的隐喻,别人猜不出来也就罢了,你没猜出来我不信,你是不是故意逗我玩呢?” “我……我真不知道!”王安石无奈地摊了摊手。 苏良笑着道:“介甫,不急于一时,晚上你就知道了!” 这样一说,王安石就更急了。 “二位,快讲,快讲,不然我中午根本吃不下饭!”王安石想了想,又道:“待下次休沐时,我请二位去林记吃顿拨霞供,如何?” 拨霞供,即兔肉火锅。 苏良与司马光顿时乐了,纷纷点头。 让王安石请客吃饭可不容易。 司马光当即解释道:“冬笋粗大如手臂,然外在多为冗余之老皮,可食处不过十之一二,若食,须先去冗余。” “蕨菜亦然,可食之处只有细茎上的幼嫩叶芽而已,其余各处都须弃之。”苏良补充道。 王安石顿时恍然。 “我明白了,冬笋与蕨菜实为去冗存精之食材,笋蕨馄饨宴,即去冗裁官庆功宴。” 苏良和司马光笑着点了点头。 而今。 大宋裁官去冗已迈出了第一步,这也是全宋变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