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禁中,垂拱殿。 赵祯听到苏良与曹佾在樊楼大厅合揍东瀛特使藤原信后。 整个人都是懵的。 一个是朝堂重臣,一个是皇家外戚。 在街头殴打远道而来的东瀛特使,实在是有失体统,荒唐至极。 丢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脸面,还有大宋朝的脸面。 赵祯已知藤原信提出的三個条件,更知当下的大宋不能没有硫磺。 曹佾鲁莽也就罢了。 他没想到苏良竟也如此鲁莽。 此事造成的影响,甚是恶劣。 赵祯来回踱步,思索着如何才能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就在这时。 苏良与曹佾在门外请求觐见。 赵祯没好气地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稍倾。 苏良和曹佾快步走了进来。 二人齐齐拱手。 苏良道:“官家,一个时辰前,臣与景休在樊楼揍了东瀛特使藤原信一番,特来请罪!” 赵祯瞪了二人一眼。 “朕已知事情经过。但无论是何原因,都不该在闹市中打人,你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闹市斗殴,那是街头混混、泼皮无赖干出来的事情!” “朕知晓你厌恶那东瀛特使欺负女人,朕知晓你不满东瀛特使借硫磺勒索敲诈朝廷,但这都不是打人的理由,你们触犯的是大宋律法,如今汴京城人尽皆知,朕不但不会徇私,而且还要重惩!” …… 赵祯以为曹佾打人是因藤原信欺负了桑家瓦子的茶博士,苏良打人是因藤原信仗着东瀛盛产硫磺而借机敲诈。 并不知藤原信侮辱曹皇后之言。 而苏良和曹佾已商量好,并不打算将此情况告知赵祯。 包拯与王尧臣也会守口如瓶。 毕竟。 这样的言论对曹皇后不太好。 一旦传出去,闹得人尽皆知,最后难受的还是曹皇后。 虽然赵祯若知此事一定会为曹皇后撑腰,但后宫的张贵妃和尙美人也会以此事去刺激曹皇后。 后宫乱嚼舌根的人实在太多。 曹佾不想让其姐姐难受。 而当街斗殴的罪名。 说大也并不大,二人完全可以扛下来。 赵祯训斥了二人一顿后,缓了缓,又道:“苏良,你可知你二人应该受何惩处?” 苏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依据《刑统·卷二十一·斗讼律》,诸斗殴者,笞四十;伤及以他物殴人者,杖六十;伤及拔发方寸以上,杖八十;若血从耳目出及内损吐血者,各加二等。” “臣与景休应该是杖六十的级别。” 依照当下大宋的刑律。 只要殴打别人,便是笞四十。 二人殴打藤原信之时,也并未往死里揍。 只是朝着肚子、臀部、大腿、手臂这些容易感到疼痛但又不会引起重伤的位置去揍的。 苏良和曹佾若真想将藤原信打成辽国副使耶律照那般半身不遂的模样。 就不会赤手空拳。 而是抄起趁手的物件冲上去了。 赵祯听到苏良回答的如此迅速,挑眉道:“打之前,你都想好了?” “你是觉得自己是宠臣,朕不会惩罚伱?还是认为自己曾挨过笞刑,六十杖不足以伤筋动骨?” 这时。 曹佾道:“官家,您打吧,六十杖,打不死人的。” 大宋的杖刑分两种。 一种是臀杖,一种是脊杖。 前者击打臀,一般不会受重伤;后者打背,一般是要打出血的。 二人的六十杖,乃是臀杖。 这种杖,也不是那种水火棒大小的长杖宽杖。 而是那种“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得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重量不得超过十五两”的小法杖。 赵祯看到曹佾那副不但不知悔改,还是一副兴奋的样子。 “确实打不死人,但足够丢人!” “丢的不仅仅是你们的人,还有我朝士大夫官员的脸面、皇后的脸面、朕的脸面!”赵祯愤怒地说道。 整个垂拱殿都回响着赵祯的咆哮声。 随即。 赵祯看向苏良。 “朕本欲年后提拔你为御史中丞,经此事后,朕如何提?” 他又看向曹佾。 “你知不知道,你打架过了瘾,是会连累曹家、连累皇后的,你叔父定会请求自罚,皇后也会请求自罚,朕不能徇私啊!” 赵祯并未提及苏良可能会害得东瀛人拒绝向大宋售卖硫磺。 他对东瀛特使藤原信提出的三个条件以及王尧臣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不甚满意。 就在这时。 三司使王尧臣和知开封府包拯在门外求见。 赵祯摆了摆手,让二人走了进来。 包拯黑着脸,王尧臣一脸沮丧。 包拯道:“官家,已安置好了东瀛特使,其并未受重伤,苏御史和国舅爷下手还是有分寸的。” 赵祯点了点头。 “此事在民间影响恶劣,开封府迅速出个布告,将情况公之于众,就按照杖六十惩罚吧,一杖都不能少。” “不过,要言明苏良与曹佾乃是意气用事且已向朕深深惭悔,朕也会派内侍去看望东瀛特使,将此事尽可能由大化小,另外莫让民间小报乱宣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