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九月初十。 大宋西北,熙州,熙河河畔。 一座城镇内,商铺林立,来往行人川流不息。 甚是喧腾热闹。 一列列商队载着药材、皮毛、珠宝、书籍等商品穿过城镇。 或向西边更加荒芜的吐蕃诸部奔去。 或向东边繁华的秦州、京兆府、河中府等大城前行。 城镇外,摊位亦甚多。 有叫卖羊肉汤的羌人,有贩卖西夏马的党项人,也有出售药材、瓷器的汉人。 城镇西方,则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与此座繁华的城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镇名为熙河镇。 正是苏良在庆历八年提出“就地设镇、安置老兵”之策后建成的一座边境新城。 曾经拒绝回家的八千退伍老兵都在这里安了家。 而此刻。 狄青平叛成功的消息还未传到熙河镇。 西夏人得知大宋南境有战事后,对熙河镇的侵扰也频繁了起来。 就在这时。 十余名身穿灰衣灰裤羊坎肩的中年汉子骑马来到了城门口。 在他们的马后。 有五名捆绑着双手、赤着脚,全身上下满是灰尘,脸上满是红肿的男人。 为首的骑马者。 乃是一名身材魁梧、断了右臂的中年男人,其身后还背着一把镔铁大刀。 断臂中年男一行刚到城门口。 城门的士兵便笑着打招呼道:“乔爷,这是又抓了五个啊!” 断臂中年男胸膛一挺。 “只要这群西夏狗有胆,来多少,我便抓多少!” 说罢。 断臂中年男便带人进了城。 此断臂中年男,外号叫独臂老乔,乃是当下老兵们的精神领袖。 历经四年。 八千老兵,有人组建了新家庭,有人去商队当了护卫,有人做了商人,还有人在熙河镇当了吏员。 但他们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西兵”身份。 独臂老乔与一众老伙计组建成了熙河镇护卫队。 熙河镇因处于熙州边境,又是新镇,朝廷更将其当作一个类似榷场的地方来管理。 老兵们便主动请愿,成了熙河镇的护卫者。 近日来。 由于大宋南境战乱,便有一些西夏兵冒充盗贼,抢掠商贾。 老兵们与西夏兵有着血恨深仇,自然不会让他们成事。 不到半个月。 独臂老乔与他的老伙计们便抓了四百多人。 这些人都被关在熙河镇的监牢内,后续会送往熙州城进行量刑。 老兵们以此为乐,这段时间干得不亦乐乎。 在熙河镇。 只要看到灰衣灰裤穿羊坎肩的男人,十有八九都是西北老兵。 他们虽然退伍。 但大多数仍在训练,且一旦有事召之,所有人都会立即返回。 熙河镇的房屋、桥梁、道路等基本都是这八千西北老兵建造的。 以前,他们无家。 现在,熙河镇就是他们的家。 而此刻。 在城镇内的一处酒馆中。 一名年约三十岁的男人透过二楼包间的窗户。 望着独臂老乔等人拉着五名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士兵,听着街道上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脸色不由得变得铁青起来。 此人乃是西夏卓啰和南军司的都教练使,党项贵族仁多列古。 都教练使。 即执掌一都军事训练的官员,属于西夏的中低级将领。 在西夏国相没藏讹庞的命令下,仁多列古成为了负责抢掠熙河镇的主将。 其下属足足有两千余人。 起初,他心中狂喜。 熙河镇富庶,商贾甚多,其财富甚至能比得上一些州城,但防御却甚是松散。 他本以为能大肆抢掠一番。 他手下的兵,有兵刃,有快马,无论是抢掠还是偷盗,都是手到擒来。 即使有被抓者,只要不承认自己是西夏兵。 依照当下的形势,宋人绝对不敢与西夏发生剧烈冲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