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月初三,近午时。 苏良一行终于抵达了汴京城。 勾当皇城司张茂则在城外亲迎,将率先带苏良入禁中面圣。 苏良知晓当下半个汴京城的百姓都在讨论自己,便换马为车,低调入城。 但是,一些百姓在汴河码头早就发现了苏良。 苏良一入城。 街道两侧便围满了百姓,甚至有人一直跟着马车跑。 孙胜、杜雷骑在马上,行在最前方,周围的禁军护卫们也都警惕起来。 防止有人闹事。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苏良,汝为我朝士大夫官员之耻!” 听到此话。 孙胜和杜雷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只要苏良发声,他们将立即拿人。 马车内的苏良,微微一笑,并未在意。 若是换作以前的苏良,定会驳斥一番。 但而今官家那句话如同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无须因这些话语影响自己的心情。 渐渐的。 马车外的声音越来越多。 “苏良,你沽名钓誉、滥杀无辜,朝廷定会将你处以极刑!” “苏良,你有种就下来解释,没种你就缩在马车里莫出来!” “苏良,你玷污了士大夫官员的身份,你……你应该立即请辞!” “苏良,你可敢下车与我辩论一番,若没有这个胆子,伱就不配做台谏官!” …… 有骂苏良的,有想借苏良成名的,有纯粹看热闹的。 当然,也有护着苏良的。 “苏中丞伏击交趾兵,乃是忘己为公,你们忘了他在西北使得西夏相国认错了,你们忘了他在白沟河废弃我们交给辽国的岁币了,你们忘了这些年来,他对全宋变法的贡献了……” “我支持苏中丞,我觉得苏中丞乃是未雨绸缪,他做的没有错!” …… “旧功不能抵新错,错了就是错了,朝廷必须要重惩苏良,不然我大宋国体的尊严何在,天下士大夫的礼仪道德何在?以后我们看谁不顺眼,便可以肆意杀戮吗?那和蛮夷有何区别?” …… 护苏良者与骂苏良者在街头再次争吵了起来。 街道两侧的开封府衙役们早就习惯了这种场景,他们面对这种“全民争吵”,采取的措施非常简单干脆。 只要不动手,怎么吵都可以,谁动手,就抓谁。 汴京城的百姓也都吵出了门道。 一个个的,比嗓门大,比词汇量多,比论点足,但却绝不动手。 其实。 此等伏击事件放在辽国、西夏、高丽等国,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拳头硬,就是道理硬。 但在大宋,此乃天大的事情。 大宋向来自诩为天下正统。 交趾已是大宋属国,太宗皇帝又承认其独立,还册封历任的交趾王为郡王。 苏良在无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入交趾境伏击,大杀交趾兵。 在一些反对者眼里。 这是作恶,是不法,是如蛮夷一般,是辱没大宋国体与礼法。 此罪滔天。 唯有重惩苏良,才能维护大宋泱泱大国的礼制尊严。 就好比—— 苏良因家事正与家人拉扯争吵,一旁的邻居朝其家中望了一眼,苏良就提刀将其残忍杀害了。 如此恶行。 不严惩,就是对大宋律法和礼制的漠视。 他们正是怀着这种“圣母心态”和“正义感逻辑”,去攻击苏良。 当然。 还有许多人则是想将苏良从朝堂高处拉下来,才如此踊跃、激愤。 五日前。 狄青率兵已在汴京城郊外扎营,等待接受封赏。 但看目前此等架势,若先不解决苏良的问题,便无法进行封赏。 …… 一個时辰后。 苏良来到了垂拱殿。 赵祯从御座上站起身来,笑吟吟地打量着苏良。 “苏卿,瘦了,也黑了!” 苏良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道:“那臣接下来可要好好保养保养了!” 此话一出,赵祯当即就乐了。 他欣赏苏良,除了苏良超乎常人的能力外。 还有苏良的性情。 若是别的臣子见赵祯如此问,定然会说一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大宋江山死而不悔”之类的豪言壮语。 但苏良却说的非常真实。 “赐座!” 赵祯看向苏良,道:“朕为你准备了鸡汤馄饨,吃完饭再聊。” “谢官家!” 苏良拱了拱手,坐了下来。 为了赶路,天未亮他便吃罢早餐,而此刻已是午后,他早已饿得饥肠辘辘。 很快。 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馄饨、一盘粉煎骨头、一盘酥骨鱼、两碟精致的点心,外加一小壶羊羔酒端到了苏良的面前。 皆是苏良日常所爱。 苏良也不客气。 当即捋了捋袖子,便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毫无士大夫官员的仪态。 赵祯望着苏良狼吞虎咽的模样,甚是开心。 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有苏良这样一个儿子该有多好。 但转念一想。 他不过比苏良大不到十岁,不是太合适。 苏良吃着吃着。 抬头发现赵祯正以一种非常和煦的目光望着自己,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感动。 他感觉官家就如同他的兄长一般,懂他,且对他关怀有加。 这二人。 一个视对方为子,一个视对方为兄。 心情都甚是愉悦。 不到片刻。 苏良便如风卷残云般,吃了个干干净净。 赵祯看向苏良,道:“饱了?” “饱了!”苏良甚是满足地揉了揉肚子。 就在这时。 两名内侍抱着两大摞奏疏走进了垂拱殿。 不用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