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月初八,一大早。 苏良身穿青色官袍,笑容灿烂地出现在谏院门口。 若是换作他人。 一身朱紫换青袍,正三品眨眼变从七品。 免不了要哀怨一段时间,见到同僚甚至抬不起头来。 但对于不太在乎官阶和俸禄的苏良而言。 感觉到的最大变化。 就是换了一身不同颜色的官袍,政事公务也少了一些。 当下,台谏合流。 台院与谏院的职责几乎一致,苏良要做的还是监察、谏言之事。 苏良刚入谏院。 就看到台谏官们整整齐齐地站成了两列。 一列是谏院官员。 有知谏院欧阳修、左司谏何郯、右司谏周元、右正言赵抃等。 一列是御史台官员。 有侍御史兼知杂事范镇、殿中侍御史吕诲、监察御史韩绛等。 赵祯本欲立范镇为御史中丞。 但范镇拒而不接,只愿暂知御史台。 赵祯只好随了他的愿,将这个位置继续为苏良留着。 “苏中丞早!” 众台谏官同时朝着苏良拱手,一脸认真。 在他们眼里。 苏良为保大宋南境安稳,放弃个人名节与仕途,实属大义,乃是当朝最优秀的台谏官。 无论苏良身居何位,都是他们心中的台长。 苏良嘴巴一瞥,笑着道:“都调侃我呢,是不是?” “当下就数我官阶低,你们行此大礼,我是不是要磕一个给你们回礼呀?” 此话一出,众人都乐了。 范镇率先说道:“景明,我们想着你心中委屈,已经商量好了,在外面,你是谏院左正言,在台谏,你还是台长!” “你们想得美!当台长多累,我现在就只做一名谏院左正言,一切由欧阳学士为我遮风挡雨!” 一旁。 欧阳修没好气地说道:“我们本来还准备安慰安慰你,看来没必要了,你根本无须安慰,老夫还准备写一首《苏景明秋日左迁感怀》,悲秋一番呢!现在看伱是一点都不难受,老夫一句诗也吟不出了!” “哈哈哈哈……” 众台谏官都笑出声来,然后说说笑笑地朝着衙门走去。 只要苏良在台谏,台谏的氛围就非常好。 官员之间,没有民间传言的尔虞我诈、政事阴谋、党派之争,只有一颗颗赤诚的强宋变法之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