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六月初七。 时隔十二日,南京城解封。 与此同时。 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徽之违逆新法,擅行私策而导致周元自溺身亡的布告也张贴了出来。 布告中,用了一句极具贬义的话语定性许徽之的罪名。 “蠹国害民,误人子弟,天下读书人之耻也!” 真相一出,全城哗然。 谁都没想到一方大儒许徽之违逆朝廷科举改制的新法,抱残守缺,竟提出了“贫家子不宜为官”和“全宋变法实乃忘祖之变”的谬论。 南京国子监三千多名生员,可谓是整个应天府最优秀的一批读书人。 却成为了许徽之试验的工具。 许徽之此举。 不仅仅害了周元,更是毁掉了南京城学子们的未来。 这种官员。 虽不贪墨、不好色,但造成的破坏却比任何贪官酷吏都要严重。 南京城的百姓们,无一人同情他。 全宋变法带来的裨益,肉眼可见,他们更相信朝廷的新法。 国子监的夫子们不是不知许徽之违逆新法。 但他们或因师道,或因许徽之的权势,或因被许徽之的思想同化。 受其驱使,皆不敢言。 这些人皆逃不掉使得数千学子误入歧途的罪责。 当下。 整个南京国子监的学风已坏,亟需整顿。 …… 午后,应天府府衙。 以应天府知府韩崇为首的官吏们齐聚大堂,全都站着,耸拉着脑袋。 此事,他们皆有失察之过。 韩崇拱手道:“吴相,下官作为应天府主官,竟不知许徽之违逆新法,擅行私策,实乃下官之失,我等一定迅速整改,恢复南京国子监的学风与秩序!” “不用了!”吴育语气冰冷。 韩崇一愣,突然明白吴育想要做什么了。 “吴相,朝廷可重罚下官甚至罢黜下官,但……南京国子监乃是整个应天府的荣耀,得之不易,不可降级啊!” 应天府书院本为私学。 后因博延众生,讲习甚盛,而被升为官学。 之后,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培养了一系列优秀学子。 天圣五年状元、三司使王尧臣便就读于应天府书院。 后来,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展开。 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作为科举改制的试点,成为了大宋唯一一座由私学升级为国子监的学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