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月十九日。 商人上官羽在民间小报刊载的《汴京二十四街营造总略草案》,持续发酵,热度越来越高。 街头巷尾,讨论者甚多,其大多都是支持者。 官员们也开始讨论此事。 苏良推断。 依照这样的声势,上官羽很快就会在一众百姓的支持下,向开封府或三司请愿。 这种由民间发起、自下而上的城市房屋改革主张非常罕见。 苏良不由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商人上官羽,心生佩服。 此人懂得利用民心做事。 并且巧妙地将苏良与曹佾当作了自己的大旗。 苏良知晓。 若将这二十四条老街重造,确实能使得汴京城更加豪奢,也能提高开封府的商税。 但是,他不喜这样做。 苏良若想改造汴京城,办法太多了。 可以在城内建造十座比樊楼更气派的酒楼。 可以打造一系列超高端豪奢的茶馆瓦子,并且将它们运营成整个汴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但这样做。 汴京城的烟火气儿就没了。 当年,苏良建造南郊市集。 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汴京城的拥挤,另一方面是因那些底层百姓本就在城外居住,生意的利润全都被大商人侵占。 有了南郊市集,那些底层百姓可以过得更好。 但若是将这二十四条老街全部拆除。 赶走的乃是汴京城的原住民和一些“苍蝇馆子”,并且一旦汴京二十四街建成,将会侵占汴京城上千家酒楼茶馆的生意。 依照上官羽规划出的场景。 他是要将这二十四条街变成富贵者吃饭饮酒休闲谈生意的首选之地。 要将原本的百花齐放,变成一枝独秀。 此举富了朝廷,富了大商人,也能让汴京城变得更加金碧辉煌。 但却让小商人和汴京城内的底层原住民没有了生计。 本来二十四条街道,能养活十余万个家庭,但现在却只能养出数个腰缠十万贯的大富翁。 汴京城作为天下第一城,其对大宋各個州府的影响巨大。 若各个州府也这样做。 怎么赚钱怎么来,怎么提高朝廷商税怎么来,完全不考虑底层百姓的生计,那将会毁掉底层百姓的许多生活习俗,让城市变成一座毫无温度的销金窟。 在苏良眼里。 大宋即使要改造城市,也应改造那些贫穷落后的城市,比如贫弱的西北西南地区。 当下的汴京城已经完全能满足百姓的需求,无需再进行大规模改造。 变,不如不变。 目前,苏良疑惑的是,为何听不到底层百姓反对的声音。 …… 午后。 苏良来到汴京城西北方向的牛行街。 牛行街。 顾名思义,就是租牛拉重物的地方。 很多汴京城周边的百姓在农忙之时用牛耕地,农闲之时便将牛租给城里人拉一些重物。 牛行街的百姓虽是城里人,但也是底层,全靠租牛拉物养家糊口。 这种行当已经有上千年。 这条街上靠租牛生活的,有的甚至是父传子、子传孙,已经干到了第三代。 苏良从马车走下后,在一处简陋的茶棚里坐了下来。 茶棚掌柜乃是一位老者。 他提着一个已包浆了的大茶壶快步走了过来。 “客官,来几碗?” “一碗就行。”苏良笑着说道。 茶棚掌柜拿起倒扣在桌子上的黑色大瓷碗,给苏良倒了满满一大碗。 随后,又给他拿了两颗蒸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