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七月十五日。 开封府国债售卖截止,总额达三千万贯。 与此同时。 其他地方州府开始发行国债,为期两个月。 赵祯甚是开心。 有了开封府这样的好开头,他相信筹集八千万贯的总额将不会有任何困难。 …… 七月二十二日,五更天。 西夏境,国都,兴庆府内,传来一阵阵混乱的兵戈之声。 城外,中军大帐内。 一名宋兵快步冲进军帐,满脸兴奋地朝着稳坐中央的枢密使狄青汇禀道:“狄帅,兴庆府已破,西夏皇宫内,太后没藏氏身穿西夏皇帝服坐于御座之上被擒,西夏国主李谅祚被其毒死。” “除了少数党项贵族提前朝着黑山威福军司方向逃去外,其他的官员贵族,全部擒拿,当下我们已经控制了整座兴庆府!” 狄青微微点头,长呼一口气。 “攻打了七日,终于攻下了!” 狄青站起身来,道:“传令下去,所有将士在兴庆府内必须恪守军令,不得做出任何触犯法令之事,亦不许有任何方式的庆祝,一些人所传的大掠三日,在本帅的军队里不适用,违者,军法处置!” “是。”士兵大步走了出去。 历朝历代,军队夺城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城破之后,可大掠三日。 在这三日内,将士烧杀抢掠、欺负妇女,皆不算违反军令。 但在狄青率领的军队中,他却摒弃了这个肮脏的军伍陋习。 其实,这个“陋习”也有一定可取之处。 士兵们历经辛苦,豁出命来破城。 一些兵心中是没有家国情怀,没有民族大义的,他们就是为了金银和女人。 为了提高他们的即战力,主帅便给予他们这种特殊奖赏。 但狄青清楚。 当下的大宋士兵不需要这种奖赏。 其会导致军伍之人日后出现诸多生活作风问题,会令读书人更加看不上武人。 大宋自开国以来,始终秉持着重文轻武的国策,因全宋变法,因有战事,因苏良的不断建议,武将的地位才提升了一些。 苏良曾与狄青聊过。 武人地位低下,一部分是朝廷规制的问题,一部分是武人自身的问题。 品德低下,野蛮粗俗,自然会让人看不起。 当下的大宋武官,其实只有狄青打出来了。 他是因军功卓著,才拥有了统领“灭夏之战”的机会。 此战,并非狄青能赢。 朝堂中的富弼、梁适、苏良、韩琦、富弼等一大批文官,若为军帅,亦能灭夏。 狄青乃是为了全体将士的未来仕途考虑。 西夏战事结束后,大宋可能就剩下与辽和东瀛的战事,一旦战争结束,武将必然还会受到打压。 为了让将士们能过上好日子,除了立功外,还要保证不犯错。 旋即。 狄青转身看向后面的地图。 截至这一刻。 整個西夏,除了最西边的沙州与瓜州,还有东北边黑山威福军司的两个州没有占领外。 其他地方尽在宋军控制中。 而今破了兴庆府,西夏国主死,太后被俘、一众官员贵族被俘。 相当于大宋已经灭掉了西夏朝廷,完全可以向汴京报喜。 接下来,就是将那些逃窜的西夏士兵彻底清除干净了。 狄青预计。 八月初,就能彻底灭掉西夏,结束战事。 至于如何重建西夏,那就是汴京城众相公的职责了。 …… 七月二十八日,清晨。 一封军情急报传到了汴京城。 “宋军攻破西夏兴庆府,国君死,朝廷亡,预计八月初便可全面结束西夏战事。” 赵祯不由得大喜。 立即命人将此消息撰写数十份,先传到两府,然后又命人在汴京城内张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