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月二十一日,清晨。 赵祯、苏良、曾公亮一行踏上了返京之旅。 此时的赵祯,面带红光,神采奕奕,策马扬鞭,一路疾奔。 恨不得立即回到汴京城,筹备年后开春的对辽之战。 宋辽注定会有一战,晚战不如早战。 如今的辽人是倾国之财强兵,欲靠军武掠宋强国,大宋自然是越早出手越好。 接下来。 大宋有三到四个月的准备时间,可谓是非常充裕。 …… 十月二十九日,近黄昏。 苏良一行回到了汴京城,旅途劳累,众人皆各回各家,休息了起来。 翌日一大早。 两府三司诸相公、台谏主官苏良便收到内侍口谕,立即前往垂拱殿议事。 大殿内。 文彦博、富弼、张方平、吴育、王尧臣、欧阳修、梁适、曾公亮、苏良九人分坐两排。 官家一旦赐座,那说明会议定然不会少于一个时辰。 文彦博等人都看向苏良和曾公亮。 官家北巡刚归,便要开长会,显然是有要事相商。 苏良和曾公亮将头扭向别处,故意不言,此事唯有官家亲自宣布,才更恰当。 稍倾。 赵祯大步走了过来。 众臣明显感觉到,赵祯神采奕奕,劲头十足。 赵祯开门见山地说道:“朕此次微服北巡,除了探查河北禁军战斗力外,还发现了一些朝廷疏忽的问题,比如伙食、军甲军饷、老兵的婚姻问题……朕已决定从皇家内库中取三十万贯钱,改善河北禁军军营伙食……” 赵祯道完这些琐碎后,讲起了辽国新君耶律洪基敛商财增兵强兵之事。 最后。 赵祯道:“为防辽国起势并结合我朝现状,朕决定,明年年初,与辽全面开战,先收燕云,再灭契丹。” 众相公先是一愣,而后齐齐拱手。 “臣愿倾力助战!” 自灭夏之后,众相公做梦都想着收复汉唐故土而后灭辽呢! 而今官家亲口提出,他们自然是万分赞成。 “好。此事暂时不可对外宣扬,众卿心知即可,接下来,我们可以做准备了!”赵祯挺了挺腰杆。 接下来,赵祯开始安排。 中书省负责稳固各地州府民生,河北、京东以及东北沿海等地的官员调动,以免战时发生内乱。 枢密院负责铠甲、兵器、火器、大规模攻城武器的铸造与调拨,还有士兵、马匹、将领的增设与换用。 三司负责全国商税、两税的催交,粮草筹集以及各种物资的购买与周转。 …… 赵祯安排过事务后,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这时。 文彦博道:“官家,数日前,狄枢相来信,称西夏刚灭,民间不稳,他恳请今年留西北维稳,暂缓归朝。” 赵祯点了点头。 “准。朕的打算便是西军主力仍守西北,抽掉五万西北兵丁作为后补即可,主力为河北禁军与中央禁军,不过,需让龙羽军年前归朝!” “是。”文彦博拱手。 赵祯又看向苏良。 “苏卿,当下,辽与东瀛乃是一体,我们若攻燕云,海上必然有战,你速速让曹护归朝,告知他该如何做。至于海上军船的布置,曾副使与梁副使,你们与苏卿商量即可,苏卿早有布局。” “臣遵命。”苏良、曾公亮、梁适同时拱手。 …… 近午时,这场内会才算结束。 众相公走出垂拱殿后,各个神采奕奕,感觉浑身都充满了气力。 苏良回到御史台后,便迅速给曹护写信召其回朝。 苏良在海上以商之名布局良久,海州、楚州这两年又增设了数百艘战船,与火炮搭配,绝对能在海战时起到巨大作用。 …… 十一月初五,汴京城繁华如昨。 而此刻。 城内各个衙门的主官们都感觉压力巨大,手中的任务是一个接着一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