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腊月初六的君臣内会后。 群臣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忙并快乐着。 一些底层官吏虽不知朝廷在谋划什么。 但见上官们还未曾过完年便干劲十足,也都提起了如全宋变法之初那般的劲头。 …… 腊月初八,近午时。 苏良将撰写完成的《对辽宣战书》呈递到了禁中。 赵祯忙将中书众相公召集了起来,共阅共审。 “昔者,秦以六世之力,得之一统。汉唐继之,海内晏然,四方宾服。” “今者,我宋变法以固江山,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然契丹戎夷,窃燕云,盗文法,侵边防,骚我黎庶,好乱滋甚,穷兵不息,伪作正统……” …… “观契丹之境,法令无章,赏罚失所,下陵上替,远怨迩嗟,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 “今我朝,欲秉太祖太宗遗志,对辽宣战,灭此蛮夷,还天下安定,润泽万民,造太平之世。” …… 赵祯在众相公的面前读完后,长舒一口气,笑着道:“朕对此文,无一丝异议,众卿可有补充?” 文彦博率先道:“臣以为,可一字不改。” “臣附议!” 其他相公尽皆拱手。 苏良此文,洋洋洒洒四百多字,简洁易懂,可使得天下人听之皆知其意。 此外,表达的核心内容也甚是清晰。 一则让天下人知晓,大宋对辽宣战,不仅仅是收复燕云之战,而是要灭辽成一统。 二则告知天下,大宋灭辽之目的,乃是为还天下安定,润泽万民,造太平之世。 至于东瀛。 苏良根本没提,灭辽时,随手也就将其灭掉了。 当日。 赵祯便命人开始印刷此《对辽宣战书》。 印刷完毕后。 一部分运送到辽国境内,一部分运送到各个地方州府,然后在二月初二,统一分发,使得天下人知。 …… 接下来的几日。 汴京城最忙碌的,便是枢密院和三衙。 苏良负责监管。 各路点将、火器分配,军粮辎重等都要从他的手里过一遍。 他也忙得直接住在了枢密院。 很多人已隐隐猜出朝廷要做什么,不过朝廷根本不怕被猜到。 即使辽人提前知晓,也无济于事。 此次乃是要明枪明刀地打一场,最终决定胜负的乃是硬实力,是综合国力。 这一点儿,大宋自认可完全碾压辽国。 …… 正月十五,上元节。 苏良忙里偷闲,终于在黄昏回到了家,但一回家便累得睡着了。 直到月亮高悬夜空,他才醒来。 唐泽和唐宛眉皆知苏良为何事而忙,非常体谅他。 而除了苏良忙碌外,苏子慕这位东宫侍读也忙碌起来。 太子赵暽在初十便搬到了中书省政事堂,边读书,边学习中书众相公处理政事。 苏子慕也是全时段陪同。 深夜,苏宅卧房内。 唐宛眉斜靠在苏良的怀里,小声抽泣着。 苏良哭笑不得,拉着唐宛眉的手。 “有什么好哭的,若战事顺利,待年底我便能凯旋了!”苏良笑着说道。 他已将在二月初二赴边境灭辽的事情告知了唐宛眉。 唐宛眉有些预料之中,但而今确定苏良要随军出征,还是忍不住哭泣起来。 她靠在苏良的怀里,不停哭泣,苏良一开口,她便捂住苏良的嘴。 苏良无奈,只得不作声地陪着她,让她好好缓一缓。 一刻钟后。 唐宛眉擦了擦眼泪,将苏良的脸扭到面前,道:“答应我,必须好好地回来。” 此去辽境,必将深入白山黑水,凶险万分。 当年太宗都差点儿命丧边境,天下皆知,故而唐宛眉最担心的就是苏良出现意外。 “你放心,我乃是监军,不用朝前冲,会一直陪在官家身旁,不会有问题的。” 苏良想了想,又道:“万一……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一定要坚强冷静,照顾好咱爹和儿子闺女。” 听到此话。 唐宛眉的眼泪如一串珍珠似的,唰唰朝下落。 “你放心,若你有个三长两短,待将沁一养到十六岁,我立马下去陪你!” “瞎说!” 苏良朝着唐宛眉的手上轻轻拍了一下。 唐宛眉看似淑静。 其实性子烈着呢,她这样说,还真会这样做。 苏良搂紧唐宛眉,道:“好了,我向你保证,我一定完好无损地回来,绝不食言!” 听到此话,唐宛眉顿时露出了笑脸,然后将苏良按在身下,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