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云破晓 第一百零七章 帝焱-《山海来朝》
第(2/3)页
“爷爷您早就知道了?”司空问道。
司老不置可否地说道:“毕竟是自己家的事,终归还是要多费点心的。”
“爷爷,还有一件事...”司空神色复杂地说道。
“你是想问我为什么要让隋朝进入归墟庐是吧?”司老缓缓开口道。
司空抿了抿嘴角,没有出声,算是默认了爷爷的话。
隋朝作为一个外人或许不清楚,但司空却是清楚进入归墟庐的次数是有限制的。
而且这个次数是不可逆的。
归墟庐之所以存在,据传是当初玄武一脉的先祖,也就是先前出现在归墟庐外的老者所建立的。
相传在东海之东有一处极漩之涡,又为海中无底之谷,是众水汇聚之处,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最后都汇集在这无底之谷里,称之为归墟。
而玄武一脉的归墟庐也正有传承此意,只不过那里汇聚的并非是天下之水,而是方圆近百里的天地灵气。
在那座归墟庐中有玄武一脉的先祖布置下的阵法,能够鲸吸天地灵气,而阵眼则是司空放下的那方石符,也可以说是玄武一脉先祖的一缕神识。
可是随着归墟庐在数百年间的使用,同时也有岁月光阴的侵蚀,那缕神识已经变得极为虚弱。
而且按照族规,外人是不能够踏进归墟庐的。
可是今日司老非却让隋朝进入了归墟庐。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在他身上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司老淡淡说道:“这是你和奉酒他们都没有的东西。”
司空闻言就站在那,一声不吭,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司,你觉得那小子会是预言当中的那个人吗?”爷孙两人就这样站了许久,突然司老冷不丁地问道。
司空听到这番话猛的抬头,眸中闪过一丝诧异,“可是爷爷,四脉的祖先在百年前不是有过推衍,那人会降生于四脉之中吗?”
司空清楚爷爷所说的预言是什么,相传四脉创建之初,便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或许今时今日再难见到这四尊圣兽,可是在四脉建立伊始,这四尊圣兽是当真存在的。
而四脉之所以会创建,就必须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轩辕黄帝。
至于那句流传数千年的预言,则是“黄帝乘龙升天,帝子秉运而降”。
司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按理来说在十年前的那场浩劫之后气运颠倒,预言当中的那人就已然该出现了,可是如今却迟迟没有动静,可眼下却偏偏跳出一个有违常理的隋朝,实在是没办法不让人多想。”
“爷爷,退一步来说,倘若隋朝若真是预言中的那人,我们四脉...”司空神情肃穆地问道。
司老及时打断道:“不可说。”
其实司老也有自己的打算,若隋朝真是预言当中那位秉运而降的帝子,那眼下的破境一事差不多就没有悬念了。
归墟庐。
当隋朝踏进庐内的时候,身后的那扇破旧木门悄然关闭。
然后隋朝就觉得眼前一阵恍惚,等到他再回过神的时候四周还哪还有破败不堪的茅草围墙,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隋朝对于当下的环境实在是太过熟悉了,若是可以,隋朝真想把自己体内的那个家伙给拉出来让他好好瞅瞅。
“在这里怎么破境?”隋朝满头雾水地呢喃道。
可是很快他便发现这四周的灵气实在是太过于浓郁了,浓郁到设置已经在他的发梢凝结成了雾滴。
似乎是猜到了什么,隋朝蹲下身来好奇地打量着亦是纤尘不染的地面,然后将手轻轻按在上面。
“果然。”在片刻之后隋朝面露欣喜之色。
他猜的果然没错,在这方地面之下果真有一座庞大的法阵。
虽然暂且不知道这法阵有何效用,但此间浓郁的灵气应该跟这座法阵脱不了干系。
隋朝摒弃杂念,然后心无旁骛地盘膝而坐,继而不断吞纳这里的纯郁灵气,最终化为己用。
伴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隋朝已经在这度过了小半天的光景,在这小半天中他贪婪地鲸吞着这里的灵气,此时他终于能够感受到体内那座灵海上掀起的阵阵汹涌浪涛。
只见隋朝眼皮轻轻动了动,然后那双眼眸缓缓睁开,就在睁开的刹那间,一道璀璨的精芒自他眸底深处迸射而出,最终消失在虚空当中。
隋朝吐出一口白色雾气,说实话,他现在有些撑。
可是即便如此,隋朝始终没找到破境的法门。
“哎。”
隋朝一声长叹以后往后仰去,他躺在地上,双手交叉枕在脑后,然后翘着二郎腿直愣愣地看着白茫茫的房顶。
人家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他这可好,下锅的米有了,可是生火的灶台却没有垒起来。
“喂,你在不在?”实在是没办法的隋朝自顾自地问道。
若是有外人在这,在听到这句话后肯定会觉得他的精神状态已经出问题了。
可只有隋朝知道,他这句话是说给自己体内的那个家伙听的。
“你要是再不吭声我就得抹脖子了。”隋朝出言“威胁”道。
可是从他体内却没有半点声音传出来。
“不是,我是真得没办法,不然也不会问你。”隋朝无可奈何地自言自语道。
“你就不能够让我省省心?”就在隋朝躺在地上翻过来覆过去就差撒泼耍无赖的时候,一道略显无奈的声音自他体内深处传来。
隋朝听到这个声音后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来,捶了捶胸口,“你终于有回音了。”
“我一直都在。”
“那你为什么不吭声?”
“......”
“你要是再废话,就自己想办法破境吧。”
“别介啊。”
紧接着隋朝就按照那道心声,盘膝而坐双眸紧闭,继而分出一缕心神再次踏进了那座天地。
“呼。”隋朝看着那张熟悉的白骨王座,竟然生出一丝亲切感。
“我该怎么突破清白境?”隋朝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问道。
隋朝差不多已经熟悉了那张脸庞,如今他就当面对着一扇镜子自言自语了。
而“隋朝”也没有跟他墨迹,坐在王座上的他直截了当地说道:“如今你们所谓的清白境,大多就是用灵力凝聚成灵火,然后再以灵火淬身,将体内筋脉窍穴内的污秽之物淬炼洗琢出来,以此来达到灵躯清白的目的。”
隋朝听出了对方话里的意思,他摸了摸下巴,问道:“听你的意思,如今的清白境比之先前大有不同?”
“隋朝”微微点头,说道:“万年之前最早的那拨修士,他们的清白境那是需要斩断自身的邪妄之念,不过...”
说到这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眼神玩味地看着隋朝,“这些对你来说都比较遥远了。”
“那你还说。”隋朝小声嘀咕道。
“隋朝”对于某人的牢骚置若罔闻,而是眼眸微敛,流露出几分落寞,“那拨人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是后世修行之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但修行之路不可能断,而且后世修行之人也跳不过清白一境,所以他们便另辟蹊径,当然我所说的另辟蹊径只是相较于那拨先前之人,对于后世之人,那同样是条通天大道。”
“当时混沌初开,天地间存在一种异宝,名为玄火,初生之时便有灵智,而当时的修行之人便是寻找这天地间的玄火,然后用此来淬炼灵脉,琢磨灵躯。”
“等等。”一直耐心听着的隋朝忍不住出声打断道:“这天地间生出的玄火跟现在用灵力凝聚的灵火有什么区别?”
“隋朝”仿佛看白痴一样地看向隋朝,过了半晌他才缓缓吐出四个字,“云泥之别。”
在他看来,如今修士的清白境与之数千年前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数千年前修士以玄火淬炼身躯,虽说达不到斩断邪妄之念的地步,却可以琢磨自身神魂,使得神魂与自身灵躯更加契合,以此来做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单是这一点如今的修士根本就做不到。
况且当下修士练气修行所凝聚而成的灵火效果基本相同,无非是洗伐灵脉清除污垢,所以想要在清白一境上一骑绝尘在他看来太难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还有这种玄火吗?”隋朝皱眉问道。
若是没有,那自己岂不就是相当于听了一个如同鸡肋般的故事?
“早就断绝了。”
隋朝忍住跳脚骂娘的冲动,说道:“那你跟我说这些是在耽搁我呢?你有这时间还不如跟我说说如何用灵力凝聚成灵火来的实在。”
只不过对方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隋朝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虽然如今这世间已再无玄火的踪迹,可是我身上却有一簇。”
隋朝紧张地看向那个自己,问道:“不会是在骗我吧?”
但紧接着发生的一幕使得隋朝瞠目结舌。
因为他见到在对方那根纤细修长的食指上,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了一簇幽黑如墨的火焰。
只见那簇火焰呈莲花形状,就这般静静地“绽放”在他的指尖。
而且那朵黑色莲花给他一种虽然小巧玲珑却能够焚天煮海的诡异感觉。
而且就在他的目光落在那朵黑莲上的时候,他竟然觉得这方天地间的温度竟然上升了不少,以至于他额头上生出了密密麻麻的细小汗珠。
隋朝擦去额头上的汗珠,脸色通红地问道:“你为什么会有?”
“我怎么就不能有了?”“隋朝”似乎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反问道。
“它...有名字吗?”隋朝瞪大了双眼,好奇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