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凉,流州。 坐在椅子上听完了陈锡亮计策的北凉王徐凤年突然竖起了一根手指道: “有一个问题,你说董卓放弃到手可得的滔天富贵对北凉是个好消息我并不赞同。 北莽军法大家像董卓那般的虽然没有,但是稍次一些的还有几个。 有他们在,他们完全可以用人数弥补掉兵法上的缺憾。 虽说清凉山那边拿出了新的成果,但毕竟短时间内没法大规模实装,若是拓跋菩萨再度遭遇重创,那么反应过来的北莽很可能会先对付北凉。 所以我要知道你对于这个好消息的定义是什么。” 说完,徐凤年便紧紧盯住了陈锡亮的眼睛。 这个问题的答案徐凤年心中已经有了大概,但他需要知道陈锡亮的看法。 作为将来不逊色于他师父李义山的存在,陈锡亮刚刚的表现还不够。 徐凤年要看到更多! 而不用亲眼看见战争惨状的陈锡亮在说起那些针对于北莽的措施时也眼有哀伤。 在见识过马贼围攻青苍城一战后,陈锡亮便明白这些出自他手中的计策实现在战场上有多残酷。 但即便陈锡亮心中忧伤,他依旧给出了完整的后续方针。 “刚才的措辞确实有些不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无论董卓想不想放弃,北凉都会帮他做出选择。 因为北莽想要解此局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重新建立君臣之间的信任。 信任这两个字建立起来很难,但摧毁却只需一道流言。 所以依照北莽女帝的性格,她定然会测试一下两人之间的信任。 测试信任的最好办法便是以述职的名义召董卓回北莽。 董卓若是想反,那自然不会回,而得到答案的北莽只能亲手扼杀这位军事大才,董卓也势必拼死反抗。 董卓若是想回,那就得由我们出手,给其制造一个不能回的理由。 比如龟缩锦州一带的顾剑棠悍然出手,不计代价的直接切断北莽辎重线,再重新封锁东线令董卓退无可退。 如此巧合的时机定然会让北莽女帝起疑。 再比如自广陵消失的西楚余孽忽地在青州再度起势,目标直指太安城。 董卓要是不想错过这个首夺太安城的功劳也必然会拖延回北莽的时机。 所以如果董卓放弃了到手的富贵,那么就由北凉逼他捡起那到手的富贵! 这董卓不想反也得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