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刚一时心急,口无遮拦,说了不该说的话,引来灾祸。 叩阙告御状,无疑是向皇帝直陈冤屈,标志着彻底和祠部撕破脸皮,把这场纠纷直接推到御前。 这样的念头,就应深藏心底,即便有所流露,也应含蓄委婉。 直接脱口道出,无异于在质问天子:“你派祠部官员来寺内当强盗吗?” 被冤枉了吗? 慈光点点头,又摇摇头。 官字两张口,人家肯定、否定都有理。 说你有你就有,更不必说有包庇朝廷重犯的事实。 说没有就没有,此类事情在大寺庙很常见,民不告官不理,他们完全能睁一眼闭一眼。 穆泰有恃无恐。 朝廷正要拿一个和尚祭旗立威,慈光好巧不巧就撞在枪尖上了。 此举无疑是在告诉世人,即便是御赐的紫衣高僧,若敢触犯国法,也必将受到严惩。 法大于情。 也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僧侣版。 穆泰虽不知这背后究竟是宫中的意思,还是宰臣们的意思,但祠部既然敢赋予他这个权力,就足以说明,是谁的意思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打击大相国寺这个出头鸟。 慈光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郭指挥,你即刻派士兵,将这两个杀官逃逸的禁军,押送开封府审理。将慈光押送到祠部,审理后再移交开封府。” 大宋以文治武,穆泰是文官,身为营指挥使的郭峰,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忙拱手道:“穆主事放心,我这就安排人手,将这三人押送至相应的衙门。” “继续核查度牒!” 看着官兵将三人押走,穆泰巡视众僧,大声道,“诸位,请听本官一言。冤有头债有主,朝廷并非针对所有僧人,只针对恶人,这一点你们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 “只要你们配合核查,朝廷不会冤枉好人,但也不放过坏人。记住,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众僧早已吓破了胆子。 朝廷磨刀霍霍,这是要灭佛的节奏啊。 他们何曾见过这种阵仗,刚刚还心存侥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