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离火之气-《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1/3)页
    应阐在地火殿中,呆了近两个月,却不见有每日潜心贯注炼器的疲乏,反而精神奕奕。
    他与杨炎相叙许久,又请其至云衢,饮了一壶好茶,聊表感谢之情。
    回到昭光山时,已是星夜。
    应阐驾驭赤光,落于峰顶,忽感今夜月色正好,索性也不回返道场,便在峰顶盘坐下来。
    念头一动,外界灵气登时暴动,朝其蜂涌而来。
    许是灵气汇聚,太过浓郁,竟显化出了万千星点,如辉如绚、若耀若荧,盘旋流转,似与天上星河相映。
    应阐微微一笑,放开胸怀,将这庞然灵机鲸吞入体,旋即周天运转,仿佛江河奔腾。
    不过几刻功夫,便已将之尽数炼化!
    而他甚至并未深入定境,犹有闲暇赏月。
    此时,若有外人见此一幕,定是惊诧万分,难以置信,甚而猜想他这几尺身躯之下,是否隐藏着那上古凶蛮,乃是千丈身躯的巨兽所化。
    否则玄光修士,吞吐灵机再快,也不可能有这般气象,何况顷刻炼化,直如吃饭饮水,更是超乎想象。
    其实,这正是天河尺的真正玄妙!
    此宝于应阐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威能,而更在修行之上。
    所谓合众水而受之,不为有余,散众水而分之,不为不足。
    此中神意,便是近乎无穷的包容与适应,因此天河尺的一大妙用,便是能够容纳海量灵机。
    其次,天河驻体,还能带动应阐法力运转,辅佐他炼化灵机,乃至凝炼法力,正如江河奔流、滔滔不息。
    而且在这过程之中,天河还会滋长他的法性,带动他的水法精进,正如水之润泽,源远流长。
    这对《万法玄象宝箓》的修行者而言,更无异于直接增厚根基,圆满玄功。
    这便是应阐为何筹划数载,也要炼成天河尺的缘由。
    “天河尺炼就,吾之道基亦小成矣。”
    应阐感受着体内的变化,不禁感喟一声。
    器成时,应阐尚在地火殿中,那里毕竟不是修行之地,因此他也不好尽情吞吐灵机,一试天河玄妙。
    如今细细体会,方知可贵,至少玄光一境的修行,于他而言已是坦途!
    而且,随着积累渐深,他修炼法术的进度,亦是日新月异……
    或许熔炼罡煞之日,亦不远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