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老相识-《大弹道》


    第(1/3)页

    第389章  老相识

    永修县城内,喧喧嚣嚣。

    路上少有行人走动,身上没钱的躲在屋檐下,穿着敞开胸襟的大褂,迎着路面灼热的气息,不停的煽风去热。

    有些身家的则可以进入到茶馆之内,喝些凉茶散火。

    北潦河与修河在这里交汇,  同时这也是坐落在南浔铁路上的县城,地理优势之下让这里颇有些车马喧嚣。

    这座永修县城距离梅岭北侧直线距离都足有十五公里,火车经过这里后便进入到南浔铁路梅岭段,以往来自南昌城的装甲列车就会开到这里,然后从这里开始护送火车经过梅岭段,从而安全抵达南昌城。

    但如今由于梅岭段的铁路交通彻底中断,  一辆长长的客运火车就停在县城外的铁轨之上,一些往来南昌城做生意的商贾在这座县城内歇脚,这些商贾基本都是“皇商”,是鬼子统治区经济流动的重要角色。

    这些商贾大多是来自鬼子其他统治区的粮食商人,鄱阳湖一带的南昌城是广袤的产粮区,现在早稻将熟、秋收将至,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来自鬼子其他统治区的粮商代表提前过来商议。

    不过现在铁路中断后,从这里再想往南昌城做生意,就只能通过步行、坐船、或者马车前往了,于是永修县城成为了这些人的中转站。

    街角一个不起眼的两层建筑内,上楼是旅馆,下楼是茶肆,住着不少滞留在此的商贾。

    这些商贾喝茶之间交流着,仔细听都是在谈论梅岭发生的大规模围剿战事。

    二楼的一个房间内,窗户往外挑着。

    四个人坐在窗户下,两男两女,一个男的是商贾老爷打扮。两个女的穿得很素,小厮装扮,头上带着普通的草帽,  像跟在商贾身边的打杂的。还有一个男的,穿着常见的粗糙短衫,  一身打扮与拉车的车夫无异。

    事实上,拴在茶肆边上的驴车就是这位短衫汉子牵过来的。
    第(1/3)页